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北洋派出了一支由少将领头的战地观察团前往了日本,与之一起出发的还有一个营的陆军重炮和12门6英寸速射炮。
英国人对此感到满意,他们乐观的认为这是北洋介入战争的前奏。
而赫德通报的关于北洋无法说服德国的消息让英国人更加的高兴,他们甚至已经能给做好准备,等德国人与北洋闹翻后就接下德国人的工程,继续帮北洋建立工业。
英国国内的工业巨头眼馋北洋和德国的交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但是英国人没高兴两天,一直锲而不舍搜集北洋外交幕僚消息的赫德总算是有了重大突破,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李鸿章幕僚马建忠已经在旅顺与俄国公使会谈多天。
紧接着,宁海级的二号舰靖海号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北洋海军提督林永升在北洋自己的联合日报上高调宣布靖海号今后的驻地将在台湾高雄。
“方便应对来自太平洋方向的挑战。”
这是林永升的原话,联想起北洋对美国的警惕,北洋将最强的主力舰部署在高雄这个离菲律宾最近的港口的用意已经不用猜测了。
这两件消息单独拎出来看就已经能给够让人多心的了,更何况这两个消息出现的时间几乎是前后脚。
“北洋不会放弃与德国关系,他们已经做好与俄国妥协全力协助西班牙或者先一步占领菲律宾的准备了。”
这个猜测让英国政府又紧张了起来,他们紧急给赫德以及欧格纳发电,要他们必须探知北洋的具体战略。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等待,在这期间坏消息一件接一件的传来,王启文与西班牙海军将军孟德卓在旅顺进行了秘密会谈,北洋陆军有数个新成立的师开始往江南以及两广地区前进。
而依旧留在北洋海军中充当顾问的琅威理也报告说北洋舰队要在南海进行截击敌方舰队的海上军事演习。
“马上召见西班牙大使,告诉他们大英帝国绝对不会坐视菲律宾出现北洋的任何成建制的陆军志愿人员。”
索尔兹伯里决定先从西班牙下手,将西班牙拿捏住后让北洋自己将这些陆军部队给调回去。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两周前英国还希望北洋向西班牙派出志愿人员,而北洋却并不同意,短短两周后,双方的观点就反了过来。
“我们需要对北洋进行施压,他们与我们的密约中对俄国有着约定,他们违反了这个约定。”
“密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北洋不能与俄国接触,实际上北洋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很隐晦的答案,条约规定的是北洋对日本的支援。”
英国政府内部产生了争论,他们发现北洋与他们签订的密约有着很大的漏洞,北洋从这个漏洞中不断的获取着好处。
“现在我们有两个办法,第一,与德国人进行谈判压制他们对远东的野心,然后立刻与北洋重新签订协约,严格规定北洋对俄国的关系,并且明确参战的最后期限。
第二,我们不接受北洋的敲诈,然后进一步支持日本,并亲自派兵摧毁俄国控制的室兰港以及太平洋舰队。”
外交大臣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给了索尔兹伯里两个选择,第二个选择肯定是不能选的,让英国人亲自上场与俄国人干一张,法国的意见要不要考虑,损失怎么考虑。
德国的威胁要不要重视,法德对英意见一致怎么办?英国人当搅屎棍当了几百年,绝对不会给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针对他的机会。
所以留给英国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协助北洋遏制德国人的野心,但是英国也拿出了一道装饰着花圈的枷锁要给北洋带上。
而这个枷锁就是英中同盟,英国人决心用这个同盟逼迫着北洋尽快确立对俄立场,而不是让北洋无休止的拖延,根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进度来确定参战时间和平衡日俄战局。
英国人现在真的是有些生气了,赫德与欧格纳在会面李鸿章时直接使用了严重破坏英中关系这样的字眼,这放在以前几乎是开战的前奏。
对此李鸿章不得不重视,按照与王启文两人商量好的手段来继续讨价还价,并着重强调中国更关系海上的安全。
而这一次英国人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英中同盟,这么说也不太准确,应该是英国—北洋同盟,英国人现在已经将公使馆放在了天津,无视了那个中枢。
欧格纳明确表示,条约签订后英国将全力协助北洋保护领海安全,
让北洋可以充分投入到应对俄国挑战的行动中去,这出乎了李鸿章意料,他不敢立即做决定,但欧格纳现在已经看透了北洋的外交风格,
他不给李鸿章拖时间的机会,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要求李鸿章必须做出选择是签这个同盟条约,还是不签。
要是不签,英国对北洋的所有密约以及支持都将作废,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威胁。
但李鸿章这一次没有被吓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参与后,李鸿章对亚洲的事务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他知道英国现在除了依靠北洋外在没有能够依靠的国家或者势力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