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一下,再结合城门口统计的进城人流量,结果依旧很惊人。
何殊知道这是大安的商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一大征兆,而商业的兴盛,往往与百姓需求息息相关,所以这个结果让她喜忧参半。
老百姓的生活宽裕了,手中有闲钱,才能形成购买力,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她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可是何殊从没忘记,大安是个农业大国的事实,知道农业才是百姓赖以为生,养活大量新增人口的根本依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该如何平衡农业与商业的发展,就成了朝廷需要好好规划的重要工作。
同时,她还要好好考虑,该如何培养商人对国家对百姓的社会责任感,绝不容许大安未来的政权,被一群唯利是图的无良商人给染指。
听到何殊的一些感慨与想法,沈卓十分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这因应该是个可以增加商品流通,为各个府县的百姓增收的大好机会。
可是何殊看到的却是这些好处的背后,确实存在的某些隐患,目光之长远,让他深感敬佩,不过他也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帮忙努力想办法。
夫妻二人在私下里谈及的话题,总与国事有关,基本不涉及什么风花雪月的事实,让邱颜等近身侍候的人,都觉得十分无语,却又觉得这种事发生在这二人身上,仿佛很正常。
各省与各府县派上京送‘贺礼’的官吏们,在展览期间,都十分卖力地宣扬自家特产,目的只为多拉些张票。
希望自家的贺礼能取得个好名次,乃至引起上边的注意,成为他们这些地方官员的政绩。
让这些官吏们感到始料未及的是,声势浩大的大比拼结束后,哪怕是名次不佳者,也能接到不少商人的邀约,向他们征询各家特产的价格、质量与产量等。
拿到那些特产的订单,是可以给他们治下的百姓增加收入,为他们官衙增加税收,同时也是为他们这些官员增加政绩的大好机会。
因自家名次不佳而备受打击的官吏们,在发现这其中的机会后,迅速抛开沮丧,干劲十足地与那些对他们的特产感兴趣的商人洽谈合作事宜。
直到这时,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才都看出女帝借自己大婚的机会,所布下的这场局,除了佩服,他们无话可说。
与此同时,这种涵盖大安全境的特产展览会出现的意义,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首届举办成功后,迅速引起朝廷各部的高度重视。
得到何殊的允许后,京中相关各部迅速行动起来,拟定出更为详细而又完善的正规制度,包括定例每四年举办一次,每次的举办场地等内容。
除了始作俑者何殊,其他人此刻虽也看出这种展览会的一些价值,却不知道它的存在意义,远高于它在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这些,会被后世一直继承并发扬光大。
杨卫在这次的展览会上收获极大,于公于私的收获都很大,比他常年奔波在外的效率高得多。
“陛下真是太厉害了,谁能想到,她竟能借自己大婚的机会,以收贺礼的名义,送我们天下人一个大礼,因这场盛会,受益者无数啊。”
二公主了解丈夫的性格,知道对方会这么说,绝对是出自内心的感慨,而非恭维。
“看来相公对这份‘大礼’很满意啊,不过别人也就罢了,我们常年在外,到过很多地方,知道并见识过的好东西也不少吧。”
杨卫笑着解释道,“这可不一样,我们到过的地方虽多,但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有限,得到的信息也有限,这次却是大安境内各府县,都拿出自家最具特色、最好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这招实在是太高了!”
作为一个生具商业头脑的人,杨卫虽然想象不出这个特产展览会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但他能够意识到它那能够利国利民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在看到这展览会大受欢迎后,本宫其实一直好奇,这到底是陛下有意为之,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之举。”
杨卫语气肯定地回道,“当然是有意为之,就凭京城在短时间内涌入这么多外地来客后,都能被迅速安置好,京城治安也能如此井然有序地表现上看,就知道这些肯定早在上面的预料之中,已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说起这些,杨卫就觉佩服不已,每次回京,他都能切身感受到朝廷与京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且都是往好的方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