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3 / 3)

人物了吧?”

只因此前人多口杂,这些与何殊一起的这少年人又容易失态,崔景怀才没有直接说出对方的大名。

更不方便当着这些人的面,悄悄给何殊介绍那位的情况。

现在到了这人迹罕至僻静处,周围又只有他们这些将要去拜访对方的人,何殊才直接问出这个问题,崔景怀也直接回道。

“可以,我们将要带你们去拜访的是杜乐贤,乐贤居士。”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一阵惊呼,沈卓也忍不住面露惊色,唯有柳平是一脸茫然。

冯立与邱颜的反应,和那些护卫一样,都是事不关己的漠然。

何殊不仅知道乐贤居士的大名,还曾读过不少对方的诗作,知道对方少年成名,不仅是位文采出众的诗人,还是个凭借一手书法名扬大安的文坛大家。

正宁帝也颇为赞赏对方的才华,可惜何殊是个不通诗文,不懂书法的理科生,对这种人物并不关注。

不过再怎么不关注,对于这种生前的才华就已得到世人的认可,死后肯定能够名传千古的文坛大家,何殊肯定要表现出应有的尊敬。

“原来是杜大家,能有幸拜见文坛前辈杜大先生,实在是我等的荣幸,舅舅也不提前透个信,我们就这么毫无准备的去拜访,也太失礼了。”

以崔景怀的思维,其实有些理解不了何殊身为太子,怎么能如此自然的说出这种低姿态的话。

可是当他看到几个青山书院的正经学子,个个都露出深有同感的反应,显然他们都十分认可何殊的说法时,他才隐约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他一个给人当手下的,都会在不经意间自视甚高,对方身为太子,本该更加高高在上,结果却是对方能够毫无违和的融入普通人中。

吴教谕以为崔景怀心中存在顾虑,从旁解释道。

“谨恒有所不知,我这老友早年曾进士出仕,却因得罪上官而遭贬谪,后来曾在宣王府上担任幕僚,可惜好景不长,宣王英年早逝,反又辗转到瑞王门下,被派往西间府任职,政绩斐然,可惜随着瑞王遭贬,他便赋闲至今。”

宣王与瑞王都是先帝皇子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自身能力出众,贤名在外,而且每人身边都聚集着一大群能人异士,是当年的夺储热门人选。

吴教谕若知道她是当朝太子,肯定不敢在她面前提起乐贤居士,毕竟对方曾拜在她的两位伯父门下,都不曾考虑她爹这位最后的胜利者。

哪怕是因她爹摆烂在先,不仅别人看不上他,他也没想过要收门人,可这毕竟是件有些犯忌讳的事。

吴教谕可以因为猜到崔景怀是京中有实权的权贵而找上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帮忙引荐一下明明拥有一身才华,却因时运不济而蹉跎半生的老友。

但他绝对不敢试图将老友直接举荐给当朝太子,因为谁也不敢肯定有着这些经历的乐贤居士,是否还在惦记曾提拔重用过他的旧主。

尤其是在他的后任旧主虽被贬为庶人,流放在外,却还活着的情况下。

不过何殊其实不太在意这些,毕竟她爹当年与宣王、瑞王都没什么仇怨,反倒是那两位为彰显自己的仁贤,还曾顺手帮助过她爹。

所以正宁帝登基后,不仅没想过要打压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兄长们,还对宣王这位遭先帝当朝训斥后,自尽身亡的兄长留下的妻子儿女们,多有照顾。

对于被贬为庶民,流放到边关的瑞王一家也很关照,赦免他们的罪名,派人送去钱粮物资,为他们呼医请药,改善生活环境。

要不是先帝在流放那些儿子时,直接注明不许他们再回京,正宁帝哪怕不敢重用他们,却并不介意让他们回京。

所以对于那些因她的叔伯倒台,无辜受牵连,却又真正拥有能力的人,何殊并不会因为一些猜疑与忌惮,就拒绝重用对方。

这也是崔景怀见过乐贤居士,调查过对方的详细情况,确认对方除了名声在外的文采外,在民生经济与治国理政方面,也都很有想法,确实有可取之处后,将人引荐给她的原因。

此刻听到吴教谕介绍的这些信息,何殊难免有些唏嘘感慨。

“我只知道乐贤居士才华出众,没想到他的仕途竟然如此坎坷,真是可惜了。”

沈卓等人也纷纷附和,虽然他们的年龄还不大,还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但也听得出来,乐贤居士是位对仕途有追求的人。

而何殊则是真心为之感到可惜,像这种人才,即便没被派去地方主政一方,只是安排到府学或是书院中当先生,也比赋闲在家浪费资源强。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年头的人,都不懂得什么叫做人尽其用。

不过这也给了何殊一个灵感,让她随即做出一个决定,接下来完全可以派人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能多挖出一些有着类似经历的人。

只要不是人品道德存在严重问题,就能派到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毕竟这些人肯定都能读书识字,大安正需要。 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