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之后, 江停云便到吏部去销假。
而朝廷对新晋庶吉士的分配也下来了。
可能是因为他被当今圣人点名表扬过,负责分配的大佬怕圣人突然想起他来要找人, 就干脆把他分进了翰林院。
虽然翰林院的最高长官, 也不过是五品大学士,但这个部门要负责圣人的诏书起草,还要给圣人讲书, 众人每天轮值在太和殿, 在圣人面前混脸熟的机会非常多。
江停云是新来的,年纪又最小, 索性就仗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 把自己埋进书的海洋里,并到处找人请教学问。
还别说, 翰林苑的书还真是整个朝廷机构里最多的, 排第二的就是礼部。
不过,礼部的书大多是关于各朝代礼仪的,远没有翰林院的种类齐全。
出身寒门的江停云进了翰林院,那真是和老鼠进了米缸没有多大差别。
他仗着自己强横的记忆力, 白天就在翰林院看孤本, 晚上回家就把孤本默写出来, 再自己装订。
不管将来世道如何变动,知识永远都是一个家族的底蕴。
有着后世记忆的江停云永远相信: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
在事业上, 他暂时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但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 上天在这里给你开了挂, 就必然会在另一个地方给你挖个坑。
而江停云的这个坑, 就挖在了亲戚上。
这个亲戚, 还是荣国府。
好在这一次, 和他们家有同样烦恼的,还有林如海一家子。
两家一起分担痛苦,而且对方更加痛苦,自家也就显得不那么痛苦了。
他们入京的时候,林如海一家已经到京城半个月了。
女儿女婿从外地回来,除了公事之外,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拜见年迈的岳母。
原本他们第一次去贾府的时候,贾母除了心疼女儿多年在外,母子相见骨肉相亲之外,并没有多说什么。
甚至于贾宝玉一见黛玉,说出那句经典名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也只是一笑而过,顺着贾敏的哈哈含糊了过去。
但等江停云携母入京,贾敏特意陪姐姐一起回娘家的时候,贾母言辞之中,却突然透露出了要撮合宝玉和黛玉的意思。
也就是在这半个月之间,原本在京候职的林如海,WWw.52gGd.Com被一道圣旨安排到了吏部,补了左侍郎的缺。
要知道,吏部可是六部之首呀。
虽然左侍郎的品级比巡盐御史要低两级,但地方官员调入京城,按照惯例本就是要降级才能留任的。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入京才半个月不到,圣人就给他安排了职位。
这说明什么?
林如海分明就是简在帝心呀!
至少在朝中已没有高官的贾家看来,事实就是如此。
但其实林如海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之所以这么快就有了职位,根本不是因为什么简在帝心。
具体的原因有点复杂,一是因为他和圣人心腹交接盐政要物的时候,十分地识时务,把一应细节和各处关窍全都说得清楚明白,保证对方能在最短的时间稳住局面。
二就是因为他曾是老圣人的心腹之臣,圣人在和老圣人的博弈之中,占的上风不多。
在他出任吏部左侍郎的时候,工部尚书换成了圣人的人。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利益交换,而林如海则是被迫充当了老圣人占据筹码的棋子。
这个吏部左侍郎之位,对林如海来说就是一块烫手山芋。
这样的发展,和他原本的规划简直谬以千里,一下子把他所要面对的问题,弄得复杂了十倍不止。
要知道,他原本的计划可是要做一个纯臣的。
如今别说做纯臣了,还是想想怎么消除圣人心中的恶感吧。
毕竟老圣人的年纪那么大了,他在圣人手底下做官的日子,还长着呢。
林如海在朝堂上的处境如履薄冰,贾敏在出外交际之时自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使自家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林家怎么可能和别家结儿女亲家?
再说了,林如海好歹也是三品大员,贾宝玉却只是个五品官的次子。
要知道,贾政的长子贾珠,可是还留了个儿子贾兰在世间呢。
将来二房若是分家,按照礼法,一大半的家产都是要分给贾兰的。
若是王夫人敢在这上头偏心宝玉,贾兰到官府去告宝玉,那可是一告一个准。
最关键的是,贾宝玉的那些言论在当时那个时代,可谓是大逆不道。
贾敏本就聪慧,又心思细腻,从种种迹象中,已经看出贾宝玉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前面说的那些都是次要的,最后这一条才是主要的。
贾敏当即就含糊了过去,贾氏也在一旁帮忙转移话题。
虽然贾母的脸色很不好,但她对贾敏也是十分疼爱的,并没有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
两家告辞之后,江停云回到家里,贾氏便把内院发生的事跟儿子说了。
江停云沉吟了片刻,问道:“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