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自从考中进士到翰林院当值开始,他和周子旭很难得有凑到一起去秦府的时候。
加之还有三个月就是会试,林远秋就更难碰到在国子监忙着备考的周子旭了。
说到考会试,王文昌和春草带着儿子已回到了京城。
王文昌面色红润,看着满是精神抖擞的模样,想来于他而言,考中乡试就是对自己十几年寒窗的肯定吧。
此次王文昌是带了府学的贡监生文书过来的。
是以,休整了一日后,他就背着书箱去国子监报到了。
许是尝到了甜头,如今府学里的教谕们,只要本州府有考中举人的,他们都会把人往国子监送,心里都期盼着最好能再考出个头名状元来。
今日秦遇的心情很是不错,这会儿见自己学生过来,且还带来了他爱吃的吉祥如意饼,心里越发舒朗了。
明知会挨白眼,可林远秋还是又叮嘱了一遍,“老师,每日至多两个。”
果然,秦遇很快一个白眼翻了过来,“你当老夫是馋猫啊。”
其实说这话时,秦遇是有点心虚的,因为他常有吃着吃着,忍不住又多吃了一个的时候。
怕被自己的学生看出,秦遇忙转开了话题。
今日他之所以心情好,还是因为远秋的外放有了眉目的事。昨日午休时,秦遇特地去找了黄尚书。
闲聊中,黄尚书提了一句,安州知府江庆祥不久便要升任巡抚的话。
都说听话听音,黄尚书这是告诉他,若无意外,远秋将会外放到安州任知府吧。
安州靠近江南,虽谈不上富庶,可地块以平原为主,且土壤肥沃,最合适栽种谷物,是以要想做出政绩并不难。
只要有了政绩,等时局平稳之时,再调回京城就不存在难度。
林远秋自然也是希望几年后能够回京的,毕竟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大宅子,自己的资产都在京城。
对了,还有钰柔的爹娘和哥哥也在京城呢。
虽得了基本可以确定的准信,可林远秋并未与家里人说这事,他觉得还是应该等到最后圣上敲定下来再说。
别到时有了变动,害家里人白高兴一场。
还有,经过林远秋几个月的劝说,吴氏和老林头已改了先前准备跟着去外放的想法。就像小孙子说的,这么一个大摊子摆着,怎么走得成。
还有庄子里的柿子,接下来的几年,正是卖柿饼挣银子的好时候,家里总要有个掌舵的人才行。
至于林三柱和冯氏,林远秋表示,自己只差口水说干了。
可每次,爹和娘都是头摇成了拨浪鼓。
特别是林三柱。
说实话,并不是林远秋特地夸大自己爹对这个家的作用,而是有些事情,还真的只有他爹有这个能力。
大伯二伯,还有大堂哥和二堂哥,都是偏向老实本分型的。
而三堂哥和四堂哥,虽然机灵,可在处理事情上,都不如他爹来得老道。就比如面对家中的下人,他爹不知从哪里总结出来的心得,还知道恩威并施。这让家里的仆人打心里对他尊敬。
所以林远秋是很想他爹留在家里的。
只是每次与他爹说起家中的情况,以及绣品的生意,还有家里没他不行时。他爹不是掉头就走,就是直接来一句,大不了爹两地跑就是。
这让林远秋一时竟无话以对。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在他爹心里,啥啥都不如他家狗子来得重要。
......
刚进入腊月,林记就开始了吉祥如意饼的买卖。
用林三柱的话说,今年咱们家可有将近三千斤的柿饼呢,不早点开卖的话,届时办年货的时候一过,剩下来咋办。
正因为气氛被弄得紧张兮兮,所以等林三柱报出卖价时,吴氏恨不得一巴掌拍了过去,“方才还说不加紧些怕卖不完呢,可你这卖价,不是摆明了赶客人吗?”
“是啊,三弟,六十文一斤会不会太贵了些,你看,猪肉才十来文呢,咱们这一斤柿饼就将近六斤猪肉了,怕是没人会买吧。”
老林头点头,觉得老大说得很有道理。显然林二柱还有林远枫兄弟几个,也觉得价格有些高了。
而周氏冯氏还有刘氏,以及高翠她们,都飞快做着手里的绣活,表示不参与。
因着做柿饼,铺子里的绣品已有好几样缺货了,她们得赶快补上。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她们依旧盼着婆婆(祖母)的大红包呢。
林三柱可没乱开价格,“爹,娘,你们难道忘了,咱家的柿饼,先前给县城点心铺子的价格就要三十多文一斤呢,这还只是拿货价,想来那掌柜卖四十文一斤是最少的,这几日儿子去城里好些糕饼铺子转过了,发现稍微新奇一些的点心,卖价就得五十文往上,咱家这柿饼可是独一份,所以这价格还真心不贵,那随处可买到的猪肉更是与它比不了。还有,六十文一斤听着贵,可咱们家这些柿饼全卖光了,也才一百八九十两银子,连两百两都不到,你们想想看,做这些柿饼,咱们一家人可是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呢。还耽搁了做绣品,这些可也得算上去的。”
林远秋忍不住在心里给他爹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