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178. 文字 她为什么觉得自己好像从前和他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8. 文字 她为什么觉得自己好像从前和他一……(1 / 2)

吕留良, 明末清初之文人学者,曾散尽家财招募义勇与入浙清军抗衡,并曾经在抗清时左股中箭, 留下中箭, 留下 “箭瘢入骨阴辄痛, 舌血溅衣洗更新”这般诗句。

顺治十年时应试为诸生,借评选时文以宣扬“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康熙年间他宣传夷夏之防, 留下大量的反清诗文,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

雍正时吕留良早已经逝世, 但他著书立说, 留下来的思想仍为统治者所忌惮。

皇城内外之所以传得沸沸扬扬, 倒不是吕留良的名声实在太大, 而是因为, 他的下场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吕留良本人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或戮尸, 或斩首,或流徙为奴,是清代最为酷烈多文字狱。

或者也就仅此于靖难之后, 为明成祖夷十族的方孝儒。

“本朝定鼎之时,留良年方孩提, 亲被教泽, 方始读书知事。更于顺治年间应试,选为诸生。”

“而后每有岁科, 留良以其浮薄之才常居高等,更以此虚名浮夸乡里。由此可见,其本心毫无高尚之节。”

提到吕留良, 雍正当然是愤怒的,“康熙六年时,留良应试,因评为劣等,忽生愤弃青衿,追思明代之心。”

“康熙十七年开博学宏词科,皇考亲试录用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留良得浙江当事首荐,却固辞不出,乃至于削发为僧。”

“其时吕留良已为本朝诸生十余年,食德服畴,更有子孙数十。忽号为明之遗民,实千古悖逆反复无耻之徒,亦无有如是怪诞无耻,可嗤可鄙者也。”

“而其所谓‘著书立说’,不过是无君无父之狂徒卖文鬻书,营求声利之举。”

这些都是雍正对吕留良的看法。是统治者对叛逆者的憎恶与误解。

不过有一件事,当然也是雍正绝无法容忍的。

曾静之所以能够被释放,是因为曾静不过误听流言,讥讽雍正本人而已。

而吕留良的著述,出自胸臆,上诬康熙之圣德。

“他竟然还敢在书中对皇考任意指责,捏造子虚乌有之事,公然骂诅。朕是看了那些书的,其内容凡是为人臣子者,皆不忍览阅,不忍宣之于口,不忍述之于纸笔。”

婉襄只是安静地听着,其实他做过决定的事,根本就不需要她做什么。

所以,他在她这里寻求的是什么?

系统虽然运行缓慢,但在婉襄查询的时候,还是给了她结果。

吕留良这件事,其实起源仍在于雍正七年时湖南书生曾静之案。

曾静受询时曾经供称,其生长于山僻之地,素来没有老师,也没有亲友,于州城应试,偶然得见吕留良评选时问之评语,因此才被蛊惑。

随遣张熙至浙江吕留良家中,其子吕毅中授以其诗文,满是愤懑激烈之词,多妄议井田封建之语。

吕留良有徒弟严鸿逵,又有严鸿逵之徒沈在宽等人,往来投契,深信其说,妄生异心。遂与曾静一并押解来京。

而后自雍正七年起,各省之中有似供吕留良牌位者,有私藏逆书者,为人检举,已经牵连下狱很多人了。

雍正八年十二月时,刑部等衙门联合上奏,议定吕留良锉尸枭首之罪,将其财产没入官中,其子吕葆中又牵连至和尚谋叛案中,亦锉尸枭首。

其子吕毅中则拟斩立决,余者着官员查明之后按律定罪。同时又当晓谕州官,将吕留良所著书籍于一年之中尽行焚毁。

雍正没有这样做决定,甚至都没有让人将吕留良的那些书籍毁去。

这其实才是明智的做法,毕竟书籍之物,刊印流行自在人心,即便强行毁去,将来有糊涂人等未见其书,心中生疑,以为其中阐述圣明道理,反惜其不可复得。

更何况吕留良书中即便有大逆不道之语,在雍正看来,康熙帝圣德神功,也是不畏惧后人评说的。

“八年年末,朕思及天下读书者人数众多,降圣谕使各省学臣询问各学生监等,留良之罪是否当处以极刑。

“然而天下学生,皆以为吕留良父子之罪罄竹难书,以大逆不道之最论处,实在至为恰当,并无一人有异议。”

普天率土之公论如此,国法自然不能宽贷。

“前经法司廷臣、翰、詹、科、道、及督、抚、学政、藩、臬、提、镇等皆请照大逆之例,将吕留良与其子吕葆中锉尸枭首,吕毅中改斩立决,其孙辈俱正典刑。”

“可朕以为人数实在众多,因此免其家眷死刑,着发往宁古塔,给予披甲人为奴。至于吕留良之书籍诗文,亦不必销毁,其财产变价之后充为浙省工程所用。”

他说完这句话,没有再说什么。

而从他说他询问天下士子意见的时候,婉襄就知道他想要问她的是什么了。

天子做了决定,其他人还能说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若是那些士子敢说一个不字,说不定就被打为吕留良同党。

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但人生很多时候也就是在为了浮名,为了一些空虚的东西而努力着。

如果她问婉襄是否理解,那么她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从可以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