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镇海王> 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1 / 2)

“最后再说一下资源的集权,所谓资源的集权,是指朝廷能够掌握的资源。”

刘晋看了看众人,继续开口说道。

“对于朝廷和国家来说,金银虽然很重要,但金银只是代表财富,本身来说,它不能吃不能喝的,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像粮食这样的东西,平时看起来似乎好像不起眼的东西,它才是真正有作用的东西,一旦出现了灾荒,粮食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类似于粮食这样的东西还有,比如煤炭,有煤炭就可以取暖,一旦发生寒灾,就可以迅速的调拨煤炭用来赈灾。”

“再比如钢铁,钢铁可以用来打造武器装备,也可以用来打造生产用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建造桥梁、公路等等。”

“另外还有棉花、布匹、食盐等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但是大部分都并不掌握在朝廷和国家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商人、商行的手中。”

“所谓资源的集权,就有点类似于朝廷建设的大型粮仓,平时用来囤积粮食,一旦有灾荒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赈济灾民。”

“但这仅仅只是非常初步、非常简陋的一种资源集权。”

“真正的资源集权,朝廷和国家应该掌握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资源,粮食、布匹、钢铁、水泥、食盐、马匹等等这些资源。”

“手中有大量的资源,一旦有需要就可以立即动用。”

“以粮食来说,如果朝廷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粮食,这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大量的抛售粮食,稳定粮价。”

“当粮食的价格太低,谷贱伤农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出钱大量的收购粮食,以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而现在朝廷所建立的诸多仓库,这些仓库之中的粮食仅仅只是从各地征收上来的税粮,而不是朝廷囤积的粮食,算不上资源的掌握,仅仅只能算是一种税赋。”

刘晋一口气说完,整个人也是可以歇口气了。

其实简单的来说,伴随着大明向资本主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发展,这大明朝廷管理国家的方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的管理,而是应该慢慢的向后世的国家管理模式去转变,要更加的精细化管理。

从宏观调控到微观,方方面面的管理国家,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嗯~”

众人仔细听,也是一边听一边仔细的思索,听完之后一个个也是纷纷点头,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

要说让他们谈论如何治国、如何集权的话,刘健、李东阳、谢迁、佀钟这些文臣们一个个估计又要什么以仁义道德治国、以孝治天下什么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

但是刘晋却能够非常系统、详细的去讲清楚该如何去集权,集权的好处和作用等等,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下子就让人清楚该如何去做。

这大明的版图再大,人口再多,管理的部族等等再多,只要按照刘晋这一套去操作都没有问题,可以将整个国家牢牢的掌控起来,始终在大明天子的治理之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弘治皇帝也是长长的感叹一声,他从来都没有如此清晰的知道该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该如何将一个国家给治理好。

从小读的那些儒家典籍、读的那些史书,学的帝王之术、治国之道等等都没有刘晋所讲的清楚和透彻,关键是更让人通俗易懂。

原先的时候弘治皇帝其实也是有些慌的,大明的版图实在太大了,原本的两京十三省就已经让弘治皇帝忙碌的早衰了,现在的版图是原先的几十倍,再加上这新纳入的众多部族,弘治皇帝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管理了。

现在好了,他也是胸有成竹了,抓住核心就可以了。

“陛下过奖了~”

刘晋笑了笑回道。

接着想了想刘晋又道:“其实我们大明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

“哦,继续说下去~”

弘治见刘晋还有话要说,顿时就又打起精神,竖起耳朵,仔细的听起来。

“研究我华夏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我汉民所到之地,当地自然而然就可以慢慢的变成我华夏之故土。”

“而那些我汉民稀少之地,纵然是一时能够纳入我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时间一长,最终又会失去。”

“现在我大明所管辖的疆域,北方的辽东、草原,辽东地区还好一些,我汉民已经占绝大多数,可是在草原上,我汉民依然稀少,占多少的依然还是草原人。”

“在西域,虽然朝廷移民百万人口过去,但在西域这里,我汉民占比依然没有优势,甚至于总数还远不如西域本地的部族人口。”

“在南洋,交趾、象林两省本地的人口依然非常多,汉民数量稀少,短时间内还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一长,依然很容易出问题。”

“在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人口众多,并且民风彪悍,我汉民更加的稀少,故而这黄金洲虽然名义上是我大明之地,但我们目前也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沿海殖民据点,对于黄金洲大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