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在古代种田养夫子> 第十三章 盼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盼头(1 / 2)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吃完饭几个妇人和沈之洲一起收拾了饭桌,去灶房烧水洗碗;小孩子们一会儿往灶房去,一会儿往院子里来,嘻嘻哈哈地玩闹;爷们儿坐在院子里侃大山。

“表哥,我前些日子琢磨出了种菌子的法子。”宋清趁几人都没说话的时候提了一嘴。

“种菌子?如何种?”大舅一听只觉不可置信,他活了一把年纪了可没见过谁种出来过。

宋清引着几人去菌房那处,掀开盖着的枯叶,翻进坑底捧一朵半大的菌球递给上面几人。

张升离得近,接过来打眼一瞧,“嚯!可不就是茅草菌嘛!”

此刻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霞光透过层层叠叠的云彩,毫无保留地照在这个小山村。

张升小心把菌球递给大舅,大表哥与郑大也迫不及待挨过来观看。几人看着这小小的菌球啧啧称奇。

都是庄稼人,这菌球还没撑伞也认得出这是什么品种。

将菌房恢复原样,几人回到桌边,宋清将人工栽培蘑菇的亩产量、净利润等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几人听,几人都听得心动不已。

种庄稼亩产三四百斤已经是顶顶好的了,米价最贵也是十五文一斤;种一茬蘑菇采收期有两个月,亩产两千斤!

就是十文一斤贱卖也有二十两银子!

几个人面面相觑,想也不敢想什么庄稼亩产千斤。

宋清这还是保守说法。等第一茬菌子采收完了,天气热起来,第二茬产量还能翻一番。

若是有精密的技术控制菌房湿度、温度、通风状况等,再实时监测菌土营养物质消耗,及时补充养分,亩产万斤不是问题。

“就是这地不能连续几年都种菌子,种一年得歇个一年半载的。”宋清停顿一下,让几人缓冲缓冲,“所以我想着找几户人家一起种,每家地轮着来。”

本来想的是请人种,话到嘴边改了主意。

几人早都心动不已,还是张升时常卖山货,考虑得多,临了多问一句:“要是种的多了卖不出去该如何?”

不是他杞人忧天,菌子这东西不好存放。有些品种早上才冒头,要是没人采,下午就能化成一滩黑水。

就是采摘回去最多存放四五天。

“张哥这个问题我想过。”宋清向几人细说,“我今早跟城里酒楼联系过,他们能收一部分。主要还是零卖,到时候建烘干房,做成菌干出给商队也行。”

说到此处宋清详细说了烘干房的建造、运作,几人虽然听得一知半解,觉得还是挺靠谱。

大舅到底年纪大经历得多,拍板道:“让你大表哥跟着你做,哪儿有只拿好处不担风险的美事儿?”

这话是对王兴义说的,却也是说给张升、郑大两人听的。

郑大当即表示跟着宋清干,左右他家已经没有出路,那几亩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着赌一把。

张升想了想,也选择了跟另外两人一样的路。他打猎虽是比普通人家挣得多,到底太危险,收入也不稳定,他一上山媳妇孩子在家里都得担惊受怕。

如此这般,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正好郑大家还有五亩旱地荒着,便先种五亩。

说到分成的时候,宋清本来建议四家人平分,张升三人却否了,只说宋清一家占四成,他们一家占两成。

种菌子的法子是宋清琢磨出来的,到时候菌子要怎么伺候、怎么采摘、怎么出手都要靠他。

几人无非是出力出地,最多再出点银钱,这些宋清也要出,哪还好意思平分?

事情说定了,宋清取了纸笔写书契,一式五份,四人各一份,明日拿去官府盖了章还要给官府一份。

几人就种菌子的事儿问了好些问题,越问越觉得事情靠谱,小宋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的。

灶房里的早都收拾妥当了,听见几个爷们儿在谈事情,大舅娘便带着几人唠家常,顺带着把宋清二人没卖的猪下水、内脏、猪头肉、猪脚这些给洗了,人多做起来也快。

这下听动静像是谈完了,便都出来叫上孩子回家。再耽搁下去天黑了路可不好走。

临走前,宋清把五个孩子的小兜兜装满了糖花生——郑大家那个小的在他娘背上,一岁大的奶娃娃也吃不了这个。

却说三家人走了一段路,便分开往各家去了。

郑大嫂背上背着老幺,怀里抱着老三,走在郑大后面。

郑大拄着拐杖艰难往前走,边走边将刚才几人商量的事情跟自家媳妇儿说了。声音里都是恍惚,隐隐冒着生机。

郑大嫂听了,满心都是感激,还有些不是滋味。心里怎样想的却没跟她男人说,他正高兴着,何必惹他不痛快。

他们家跟小宋一家没甚交集,人家心善拉了他们一把。她那婆母却是不知如何评价是好。

她生老大的时候,因着老大是个小哥儿、她男人在镇上做工,她婆母是将她好一顿磋磨。

生了孩子第二天就让她下地干活,她晕在地里被好心的婶子送回家去。

转天就听见她婆母编排她,骂她是不下蛋的鸡,说她不高兴煮蛋给她吃,坐着月子假惺惺下地装晕,为的就是败坏婆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