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42章 何谓明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何谓明君?(1 / 2)

高大的金黄龙纛大旗耸立队伍中间,朱由榔坐在六马所拉的华盖马车上,左右扈从的是虎贲旅和羽林旅将士。

这支虎贲旅已经是第二波了,之前的第一届虎贲旅在今年五月份结业,被分配到了了各军当中。

教导师将士基本上都是分配到基层,担任队正、哨副等职位,虎贲旅两千多人,足以覆盖到三分之一的军队,进一步加深了朱由榔对于军队的控制力。

不仅如此,这些接受过基础教育的教导师将士也会给光复军带来全新的生命。

每一个分配到基层的教导师将士,至少认识八百个常用汉字,会简单的数学计算,熟悉所有一般军事条例和制度架构,并且可以全背诵政治教材《光复纲领》序章全文。

到了基层,这些将士就像星星之火,把自己的光芒延伸到麾下所有将士,让整支军队的面貌从原本那种军阀化、兵痞化的形式扭转过来。

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就此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同时,原顺军和西军派系的影响力也被大为削弱,到了今天,就算是李定国、李过等人有了二心,恐怕也拉不走几个人了。

教导师将士把圣驾护卫在中军,外围则是光复中军的八万大军,以各师为纵队,营为方阵,在总兵、副将、参将们统帅勒令下,绕开农田,缓缓前进。

从天空上看去,则是火红色的一片。

经过一年多的励精图治,光复军将士一改以前乱七八糟,犹如难民般的装扮,新发的鸳鸯战袄和范阳笠、绑腿令士卒们焕然一新,按照传统的“五德终始论”,明朝属于火德,尚红色,故而所有军服、旗帜都以红色为主,八万大军犹如火龙,倾巢而出。

崭新的刀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自从武备局研制出了新式水力锻锤车床,用水力锻锤反复锤锻出的钢制武器,不仅效率更高,质量水准也相当不错。

行军中的火铳手没有上刺刀,但那黑洞洞的一片枪口已然具有视觉冲击力,军制进一步改革后,每个参将所率的营,火器配备率基本都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这八万大军里,至少就有两万五千条新式火铳。

至于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队伍后面那由驮马拉拽的一百门野战火炮。

全新的双轮炮架,在宋应星的建议下,这种火炮还装上了用于抵御后坐力的简易制退炮锄。

由于采用了铁模制作,口径相当统一,不同于以前明朝铸造的那些,工匠自己都说不清楚多大口径的各种“大将军”,标准化、分工化的生产模式改变了很多东西。

宋士意将新铸造的火炮以弹丸重量分类,这个办法是符合早期火炮的技术特点的,类似于欧洲的“几磅炮”,宋士意以“斤”作为单位。

新铸造的野战炮大多数都是可以用两匹驮马能拉动的三斤炮,同时也铸造了小部分九斤、十斤重炮,需要七八匹驮马才能拉动,主要用于攻城。

至光烈二年六月份截止,武备局共计铸炮三百七十门,比原先的计划要多些。

朱由榔只带走了一百一十门,其余两百六十门分配给湖广、川东、云贵、闽南的广阔战场。

尤其是以防御作战为主的湖广长江沿线和川东等地,需要足够的炮火压制。

大军浩浩荡荡,气势逼人,从广东到长沙千里左右的路程,足足走了快一个月,等到达长沙时,已经是七月份中旬了。

与军队同时发动起来的,是无数支前民夫,第一批民夫主要由刚刚结束秋收的两广百姓。

对于到底发动了多少民夫,朱由榔自己都说不清楚,但他知道,第一批的数字恐怕就不会低于十万。

朱由榔向所有百姓许诺过,从此之后废除徭役,无论良贱,此后都不必给衙门无偿做工。

所以,这些支前民夫的行动都是有报酬的,当然未必是以现金的方式。

最主要的报酬方式便是减税,民夫每日报酬为米粮两斤,一月就是六十斤,半年三百六十斤,等到来年征收粮赋时,就可以减免同等数字的纳粮,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如果他们支前半年,那么明年基本都不用交税了。

按照户部尚书周邦的粗略计算,此战如果在半年之内能够结束,那么就要征发民夫二十万左右,明年就有二十万户家庭,大约八十到一百万人口基本不用纳税,这个数字占了肇庆朝廷在册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题外话:关于明末人口的问题,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事情,即使是在学界,也没有确切说法,因为明朝中后期的人口统计做得太TM烂了,根本就没个准数。多的有说两三亿,少的有说五六千万,我个人倾向于中国人口史作者曹树基的说法,大致在一点二亿到两亿之间,经过农民战争、瘟疫、饥荒和明清战争之后,人口此时应当在一亿左右。

古代(吐槽:尤其是明代)的人口普查和户口登记工作覆盖面很低,在册人口往往要比实际人口少很多。

大军开入长沙府,堵胤锡和高一功带着大小文武官员,出城十里相迎,朱由榔命令大军分驻城外,不得扰民,只带教导师四千多将士入城。

“堵卿、高卿,湖广和光复前军方面准备得如何了?”

堵胤锡正色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