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长风猎猎,满洲镶红旗的骑士们举着高高的长矛,其上与甲胄一般同样镶红色的三角旗哗哗作响。
与很多人固有的认知不同,这个年代的满清八旗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那般如当初蒙古铁骑般的传统游牧军队。
满洲或者说女真并非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所以他们并非像蒙古军队那般,全部都是骑兵,相反满洲八旗中有着为数不少的精锐步卒,而且重甲步兵也是这个时代中满洲八旗的一大利器。
而另外一点则是,入关时的满洲八旗并非如同后世清朝皇帝所说那般,“以骑射立国”,恰恰相反,由于与明朝中后期最为庞大的军事集团,边军对峙了数十年,通过在战争中学习,八旗军对于火器,无论是火铳还是火炮的运用,反而要比同时代的明军要娴熟得多。
一直到康熙年间,整个八旗军的火器装备率都是极高的,差不多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而且由于清朝初期还处于一个新兴王朝的上升期,所以至少在武器制造方面不会像明军那样由于贪污克扣,导致十支火铳九支炸膛,士兵用火铳简直就是在赌命的情形。
就比如此时这些正肃然而立的披甲铁骑,他们手中用于冲刺的长矛上,都绑着一个小型金属或是木制的发射筒,这些冲刺的披甲骑兵向来喜欢在对手阵前点燃简易发射筒后,再挺矛冲锋,以取得类似于当初明朝边军骑兵也很喜欢用的三眼铳的效果。
尼堪位于队伍中央,居中指挥,他按照满洲劲旅常用的战术,将骑兵们大致分为三拨。
第一拨便是身前这些身披锁子甲、棉甲双重甲胄,手持一丈有余的长矛的精锐骑士,他们被称为噶布什贤超哈营,也就是前锋的意思。
第二拨是分布于左右两侧,布置稍显散乱的骑兵,他们大多都是手持强弓,鞍跨重箭、弯刀和长柄骨朵(战锤),只是身上甲胄相较于前锋营稍显轻一些,基本均着单层甲而已。他们则被称为阿礼哈超哈营,也就是所谓的骁骑营。
第三拨便是护卫在尼堪周围,作为中军护卫,最为精锐的一批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亲兵,也就是后来雍正时期被作为禁卫军使用的巴牙喇营,也就是护军营。
在满清的军事制度中,巴牙喇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按《满文老档》,努尔哈赤时期,天命八年出兵之时,每牛录抽一百甲,其中10人为白摆牙喇,40人为红摆牙喇,也被称为白甲兵和红甲兵。
八旗的旗人从十五岁就开始考核,合格者为步甲,优秀者为马甲。然后再依据战场斩杀斩杀多者擢升,达到一定战功可穿红甲,再在红甲中选取骑射双绝者为巴牙喇(即白甲兵)。
白甲兵数量非常稀少,可说千里挑一。巴牙喇就是从每个牛录中选出弓马武功最好的十人组成。每个牛录有上千人,每位满洲兵本身都很厉害,而选出的巴牙喇,是从这些厉害的满洲兵中。如正、镶两黄旗只有二百余白甲兵。
而一旗所辖牛录,少者十余牛录,多者四十余牛录,因此各旗巴牙喇纛章京,所辖巴牙喇兵,少者二百多人,多者也不过六七百人。
除了担任哨探、前锋等任务之外,这些部队更多地跟随在各王公大臣身边,也起到巡视保护的作用。从《满文老档》的记录来看,跟随在大汗,即努尔哈赤或皇太极身边的称为“白侍卫巴牙喇”,而跟随各旗旗主贝勒等贵族的则称为“白随侍巴牙喇”。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八旗鼎盛时期,真正的护军营全部人数从来都没有超过五千人(后来堕落后的八旗子弟不算),是八旗军中最为强悍的战力。
而他们在战阵之时,除了护卫将领外,更多的作用是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在战局最需要、最关键的时候,犹如一把尖刀,取得一鼓定音的效果。而作为满清镶红旗的主要指挥官,他手里也不过只有不足四百的护军营士卒,而其中白甲兵更是只有一百人。
而在这些约三千骑兵之后,则是两千多同样重甲、强弓、战锤、圆盾、火铳武装起来的重步兵,作为扩大战果和最后清扫战场的力量,被称为步军营。
在后面,就是一般的汉军绿营了
尼堪一方面被多尔衮任命为督军,但其实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满清镶红旗的“固山额真”,所谓“固山额真”也被叫做小旗主,是八旗一旗当中除旗主外最高长官,而且由于八旗旗主基本都是满清的实权权贵(如正黄旗、镶黄旗旗主是多尔衮,正白旗旗主是多铎),很多时候不能亲自领军,所以许多时候行军打仗时,固山额真都是以部队最高长官存在的。
比如此时尼堪手下统领的镶红旗大军,除了约有一千五百人留在北方作为戍卫部队,其余五千士卒均由尼堪统辖。
尼堪眺望着远处建立在半山腰上的城寨,对身旁的传令护军稍稍示意,一番旗语和命令传达之下,数千绿营汉卒被八旗步军营满脸凶悍的驱逐之下,从后面驱赶到队伍前方,准备作为炮灰,先行攻城。
自南下入广西以来,第一个要征服的就是他现在脚下的平乐府,尼堪原本并没有把这个任务当回事,在他看来,最多七日之内,他便能踏平平乐府城,而后率军直扑肇庆,正如同当初在北方和江南所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