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不喜欢襄阳新建的王府,没事便在他的金谷园中玩耍,以至于大家有事找他,也是先打听是否在金谷园。
能够做上荆王,石崇的“造反”大业总算取得阶段性成果,要感谢他有一个能干的儿子。不过,洛京一条旨意让他警醒,石崇清楚的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他们距离功成名就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为石凡不在,荆国的高层会议由石崇亲自主持,另外还少了张华与杨奕,能够参加的只有律法院刘颂、监察院傅咸、襄阳书院华裔、治安局苏悠、元老会召集人王济,以及新设的财务大臣潘岳。
关于高层会议搬到金谷园召开,大家并无怨言,此处比王府清净,也比金谷城舒适。审议的第一项来自建邺传来的消息,石凡要设置海事局,任命裴頠为海洋大臣,管辖八大事项。此外,还有诸如在海外设置总督,将新西兰北岛交给江东暮家打理,将苏门答腊岛部分让江东陆家负责,诸如此类。
要不是石凡主动提,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有新西兰,或者是什么苏门答腊,对此都无异议。关于裴頠的任命,更是鼓掌通过,他能从洛京来已经是荆国极大的胜利,授予高位并参加高层会议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看他的衙署设在建邺,估计以后参会的次数不会多。
因为事先都有沟通,第一件事情从提出到决议通过只用了小半个时辰,紧随其后又议论了几个事项。对石崇而言,总体来说没什么难度,不过以前都是儿子操劳,轮到他了还颇感忙碌,明日在博学苑有盛大的学员毕业仪式,他作为荆王不得不出席。再过三天,到了襄阳每年例行的质询大会,石凡估计届时赶不回来,石崇作
为荆王要亲自上台接受询问。
最挠头的还不是这些,有件事情让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却没有一个人提起。直到会议告一段落,潘岳陪着石崇在园子里逛荡,两人是故交,平时无话不说,潘岳询问道:“洛京来的那道诏旨,季伦决定如何应对?”
诏旨?石崇已经接到数日了,却没有向外人展示。但潘岳能够知晓内容,相信不少人同样可以。也就是说,应该是洛京方面在动手脚,他们怕石崇压下不提,于是从其它途径散播消息。
诏旨上说,皇帝恩德,允诺各地王爷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孙,原爵位授予指定的人,其他子嗣的爵位上报朝廷批准。
潘岳感叹:“这可不就是推恩令?当年汉武帝接纳建议,靠着推恩令分解诸侯势力,最后逐渐将其蚕食殆尽。”
汉武帝的这一招很是高明,假借自己的恩德,让诸侯们越分越小,最终一个个丧失与中央对抗的能力,汉武帝的集权政府成功建立。
石崇答:“若是如此还是好的,洛京方面的用意很明显,他所谓的天下诸侯,实际上眼中钉就是我们一个。”
潘岳问:“大郎君知道吗?”
石崇不无忧虑的说:“他会知道的!”
苍蝇不叮无缝蛋,洛京看着荆国团结一致的场面犯愁,千方百计想从中发现可以侵入的缝隙,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看到了荆国的要害。
石崇与石凡父子难以离间,他们利益一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石崇对儿子一向纵容,石凡对父亲也尊重异常。现在石崇是荆王,你们都称石凡为世子,洛京可曾书面承认过?为什么是幼子石凡继承荆王之位,嫡长子石凯从血统而言似乎更有资格。退一步讲,
哪怕你立石凡为世子,那么在“推恩令”关怀下,石凯也应该分荆国一半的土地。
石崇看来,这就是没事找事,诚心的来寻不痛快,现在的荆国很强大,百姓富足,军力强盛,内部团结一致。随着这道“推恩令”的传言愈演愈烈,情况开始变得不妙起来,石崇最近明显加强了自身防备,他活着的时候只是继承权问题,他若是死了会立即爆发矛盾,他担心有人会专程来刺杀他,因此近来事事小心,轻易并不出门。
潘岳不无担心的说,“季伦,有些消息必须告诉你。”
石崇抬头看了他一眼,“但说无妨!”
“大郎君那边,最近可是门庭若市啊!”
石崇点头,消息他是知道的,有妻弟李阳的青衣会,什么消息他不知道?为了此事,李阳前些日子专程来看过他,明确说了存在的风险,石崇一直没能决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自从小道消息流传,很多不得志的人开始寻找机会,石崇长子石凯那里成为突破口,别看他今日只是个富家大少,并没有一官半职。万一世子的头衔落在他手里,哪怕只是与兄弟平分荆国,那也是了不起的一方诸侯。
于是乎,很多人蜂拥而至,以至于曾经冷清的小院落,顷刻间变得热闹非凡,往来宾客几乎踏破了门槛,争着抢着要投入他的门下。
石崇认真的看着潘岳,说道:“安仁,玩权谋的要杀伐果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也许不能体会,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难以决断啊!”
潘岳跟着叹息一声,两人走入河中一个画舫,上面准备了酒菜,他们边说边聊。
……
襄阳老街顺来巷,金谷园的大郎君石凯住于此处。
听起来很奇怪,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