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京皇宫,襄城公主坐立在高台之上,双脚悬空不停晃动着。在她身后,贵嫔胡芳走了过来,喊道:“襄城,你又调皮,小心掉下去!”
襄城公主面带笑容的回答:“娘娘,就凭你教我的本领,掉下去也死不了。咱们习武之人,这点事算什么?”
胡芳朝下面看了看,轻声道:“怎么学得像你家郎君,爱吹!”
襄城公主很得意,“我家郎君可了不起,信里说他夺了江陵城。那可是楚国古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郎君说襄阳、江夏、江陵形成金三角,荆州的发展将插上翅膀。”
这一点胡芳不得不承认,赞许道:“你家郎君确实主意很多,江陵在他眼里不止是扩充地盘,更多的还是可以通往巴蜀之地做买卖。”
“对的,郎君在信里说,他正安排人在蜀地大肆购买粮食,然后用船运回荆州。”
胡芳尤其欣赏石凡这一点,凡事都能想在前面,别人在抢地盘,他在抢人。别看荆州只是一州之地,东南部还有武昌、长沙等四郡归镇东将军刘弘。但石凡治下的人口数量众多,当地人加上河西三郡迁移来的,还有洛京及周边郡县来的,总数近三百万人。要知道,整个大晋国只有两千万人,石凡占了七分之一左右。有人才能种田,才能纳税,才能打仗,完全可以说,别看东海王拥有扬州、徐州、豫州三州之地,但综合实力并不比石凡强。
胡芳唯一不明白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别人都在招兵买马,石凡却反其道而行之,原有的精兵只剩一万平西军与五千铁骑营,剩下的遣散回家一部分,吸收了部分精英,全新组建东南西北四大营,兵力都是一万,此外还建有江夏军与江陵军各五千,剩下的州郡都是一些地方
军。也就是说,近三百万人口的荆州,石凡实际只有六万多军队,每五十个人中才有一个当兵的,这比例是非常的小。
襄城公主了解石凡,替他辩解道:“我家郎君是在韬光养晦,既然短期内没打算打仗,他要那些军卒干什么?当前阶段与其锋芒太露,还不如多一些百姓耕田,多一些人建城,多一些人兴修水利。郎君除了你说的那些兵,他要求每个郡县建立民兵体系,平时务农,每旬日集中训练一次,随时可以应征为兵,以备不时之需。”
胡芳点头道:“你家郎君求得是兵精粮足,又藏兵于民,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
襄城公主冲她笑,两人都是爱武之人,在一起喜欢谈战场征伐与天下大事。不过胡芳很遗憾,作为将门虎女,她空有志向却无处施展,直到读了那本《女中豪杰》,后来又听说荆州仕考收女子,尤其是武科还出了个第四名荀灌娘。胡芳在想,她要是年轻十岁,或许也可以去校场一试,谁说女子不如男?
“襄城,听说你家郎君要娶荀灌娘。”
襄城公主答:“郎君写信告诉我了,我劝他尽早动手。”
胡芳一听很意外,“你不但不反对,还鼓励?”
“娘娘想啊,郎君要想有一番作为,与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目前来看,河东卫家、太原王家、弘农杨家、北地傅家都不错,但他们都不能与颍川荀家相比。原因倒不是声望不够,主要是荀家离荆州不远,二者荀家拥有豫州的大片良田,家仆兵丁岂止上万,郎君若是能与荀家扯上关系,以后在荆州乃至豫州,都是大有作为啊!”
胡芳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襄城真乃是知书达理的好女子,有你作为贤内助,那石家郎君想
不发达都难。只是,他要是夺了天下,那可是你们司马家的天下,你舍得呢?”
襄城公主想了想,“和谁坐天下相比,我更喜欢郎君描绘的新世界。如果人人得幸福,人人可自由,我又何必在乎它姓司马还是姓石?”
胡芳轻轻抚着她的背,爱怜的说道:“还有不到两年,你就可以与你的郎君会面了。只是不知道,是你去荆州,还是他来洛京。”
襄城公主摇摇头:“看郎君的架势,是准备稳扎稳打,两年的时间,他估计连荆州都出不去。”
两人正说说笑笑,宫女玲珑奔跑着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公主,公主…… 娘娘?……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襄城公主问:“什么事情,瞧你慌里慌张的!”
玲珑说道:“河间王命人收书,所有经学以外的书籍都要没收。赵大妮与他们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大妮打起来了?没收我的书?”
襄城公主从台上跳下来,走,打架去!她本是豪爽的脾性,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凭什么来找我麻烦。
胡芳连忙拦住她,说道:“我来寻你正是为了此事,不是收你的书,而是整个洛京城都是如此,皇宫里已经开始了。”
襄城公主不解,为什么?
“还不是你家郎君,他借着书局又是出书,又是发报纸……”
襄城公主急道:“出书发报纸碍着谁了?”
“那你想想,以前的你怎么想的,现在呢?连江山姓什么都不在乎了,是不是很向往石浩然描述的美好世界?是不是也想言语与行动的自由?是不是听说荆州的生活很富足?是不是听说在荆州当兵、干活都是有钱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