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崧寝食难安,他在天水城见识过投石机的厉害,并提前准备湿透的牛皮挂在城墙上保护。以前他是攻击的一方,现在换到挨打的那边,这才真切感受到投石机的厉害,明白当时氐人齐万年是多么的绝望。
石崇自从在胡阳城大败以后,他没有冒险夜间行军,任由荀崧收复失地,刘弘大军埋伏整宿一无所获,担心胡阳城有失连忙返回。
石崇次日重新包围蔡阳城,先是在城前一侧挖了数条很深的壕沟,荀崧不解其意,心想你是来攻城的,还是替我守城的,挖了沟通行不便,到时候你怎么攻城。因此,荀崧并没有派人阻拦,城头上连弓箭都没有放一支。
等壕沟挖好,荀崧傻了,沟的另一侧是整齐一排投石机,原来石崇是怕城里出兵损坏,提前挖沟保护投石机。荀崧苦笑着摇摇头,心想石崇你也太小心了,你的兵多我的兵少,开城门怕你攻进来,我哪敢出城啊!
石崇不止围攻蔡阳城,在胡阳城来的方向,他选了险要地带修建几处堡垒,意图彻底阻止刘弘来救援。这些动作让荀崧很无语,感叹“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对,是“有其子必有其父”,石崇的套路与石凡很相似,他们不慌不忙,他们处心积虑,不忙着攻城,反而大搞土木工程,一点一点将对手困死。
刘弘那边尽力了,一时之间无法救援。投石机每日攻击不停,附近的山头都快被挖平了,大石块砸的城墙摇摇欲坠。荀崧琢磨,刘弘那边绕道太远,直接过来有人拦,对方只要坚守堡垒,援兵无法救助,一时之间荀崧与刘弘是被割裂开的。荀崧想到了江夏大本营那边,按照计划会有援兵抵达,如果配合好了,加上城内这一万人,应该可以打败石崇,进而与胡阳城重新建立联系。这一步非常关键,可以说是荀崧反败为胜的唯一指望。
城内能堪大用的将领很少,这时候十四岁的女儿荀灌娘挺身而出,
自告奋勇要去联系援军,并与荀崧约定好暗号,到时候城内军队杀出,大家里应外合杀石崇一个措手不及。
荀崧摸了摸女儿的头发,这孩子从小不爱红装爱武装,虽然身材不高,但弓马娴熟,力气也不小。荀崧决定给女儿信任,选了个夜黑风高的时候,派出百人配合她出城,临走前反复告诫,出城后一路向南,找到安昌城,援军如果来一定会经过那里。
女儿走了已经七天时间,安阳城被轰得不像样子,荀崧掰着指头算日子,一去一回用不了这么久,可能是援军还没到安昌,也可能是女儿年幼没有办妥此事。这一日,晌午时分,荀崧坐在高台向远处张望,城外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片红色的旗帜不停摇动。
荀崧大喜,女儿果然有消息了,她带着援军赶来了,太好了。真是难为这孩子,那日走的时候,他们出城不远便遇到石崇军阻拦,一番打斗后百余人损失殆尽,她带着少数几人突出重围,荀崧亲眼看着她纵马远去。
如今,女儿搬来救兵,荀崧很为她自豪,他下令让军卒准备,按照提前定好的计划,今夜二更,双方同时向石崇军发动冲击。这一次,荀崧暗下决心,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至少打得石崇不得不退回襄阳。否则的话,按照石崇、石凡父子的打法,以及他们充足的后勤供应,己方落败在所难免。
整个下午,荀崧时而担忧,时而高兴,时而替女儿自豪,这等英雄了得的女子,故事之精彩未必不如花木兰,传出去定是一段佳话。等到天黑时分,荀崧迫不及待的整合队伍,倒不是他不够稳重,毕竟是决定生与死的大战,其中还牵扯自己深爱的女儿,有所紧张在所难免。
……
二更时分,远处山坡一团火光亮起。
荀崧矗立城头之上,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决定命运的一刻。
随着他大手一挥,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城内军队急速的奔出,骑兵冲在最
前面,按照他们白日计划好的路线,绕过一层层的壕沟与栅栏,从敌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杀入营中。
荀崧以身垂范,他骑着战马出城,指挥着大军冲击。他已经进营了,却没有厮杀的迹象,地上没有尸首,没有人擂响战鼓,夜里静悄悄的,只听到战马打响鼻的声响。跑在最前面的就将领折返回来,大声喊道:“将军,没有人!”
没有人?
而且,约好的两面夹击,女儿那边毫无动静?
援军没有,敌军也没有,荀崧脑袋嗡的一声,中计了!
“撤!撤退!”
还好,并没有人伏击他们,甚至连在身后追的都没有。等荀崧带队到了护城河前,吊桥已经升起,呼喊后城头没有反应。一道亮光闪现,清晰呈现出一个人影,石凡笑容可掬的出现,身侧是一脸沮丧的荀灌娘。
荀崧知道答案了,女儿不会背叛,一定是被石凡利用了。她误以为石凡是援军,带着他赶来救援,结果反而着了对方的道,石凡在诱骗荀崧出城之后,趁机占据城池。荀崧做过石凡的部将,见识过他的阴谋诡计,不得不说,这一招调虎离山玩得炉火纯青,荀崧不知道石凡怎会出现在南面的安昌,北面的大门被他们死死封住,他难道是飞过去的吗?
飞过去不像话,石凡是绕过去的,为此多走了接近一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