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正午,一众文武三三两两的离开了赵匡胤的行宫。
方才赵匡胤在搁置迁都一事之后,又提出了一件天大的国事,北征太原刘氏!
虽然此时离收复江南才过去不到半年,大宋国力未必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支撑起如此巨大的作战,但相比起迁都来说,北征太原简直不值一提。
从前朝柴荣开始,中原政权就一直与太原刘氏打.打停停。柴荣更是在北征途中,突染恶疾而亡,要不然也没后来赵家什么事儿了。大宋建国之初也打过太原,奈何彼时国力孱弱,太原刘氏又有契丹相助,加之四周群狼环伺,赵匡胤又没有完全掌控整个帝国,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而之后大宋也定下了先南后北的国策。
但如今却不同,大宋已经征服了整个南方,东南沿海的吴越国和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也已臣服,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北征太原自然而然也被提上了议程。可以说,对于赵匡胤要攻打太原刘氏,大宋上下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自然抵触不大,甚至很多人本以为赵匡胤会趁当时征服南唐之余威,无缝衔接攻打太原,这都缓了半年才提出来,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最重要的是,方才已经在迁都一事上驳了赵匡胤的面子,若是继续在北征
太原这件事上唱反调,恐怕真的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赵大就算再怎么仁德,那也是有脾气的!真要把他惹急了,把你剁碎了喂狗也是有可能的!
是以北征太原这件事很顺利,几乎得到了一致通过,就算反对派也选择了沉默,满朝文武眼下的任务就是赶紧回去做好份内的事情,等待赵匡胤下达北征的正式命令。
偌大的行宫内,很快便只剩下了几个人,除了赵匡胤之外,还有李延彪父子俩,以及赵光美。
方才赵匡胤当着众人的面留下赵光美时,有些人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晋王赵光义。往日里,赵匡胤但凡有事与兄弟相商,就算不带上赵光美,那也必须得带上赵光义。可眼下这位当朝皇帝之下第一人的皇弟,竟然罕见的被踢出了赵家兄弟的私下聚会,由此可见,赵大对方才赵二当众驳了他的面子,是有多么的气愤!
赵光义心里同样震惊,但面上却不以为然,与一众文武微笑致意后,便快步离开了行宫。
北征太原,身兼开封府尹的赵光义自然也有许多工作要去准备。
“唉,朕不过是想迁个都而已,怎么就这么难!”赵匡胤忍不住叹道。
“皇兄,二哥说的也不无道理!这迁都一事,事关国运,谨慎些也是好的!都是
自家兄弟,二哥也是为了咱们老赵家不是?”赵光美难得正经一回,好言劝道。
别看赵光美平日里纨绔不堪,但对家庭情义还是很看重的,若是老大和老二闹翻,他这个当弟弟的夹在中间,肯定也不好做人。谁知道老二今日是哪根筋搭错了,非要在公众场合与老大难看,他这个做兄弟的,也只能劝一句是一句。
“老二说的虽然没错,但国运又岂能全部寄托于君王的仁德?若我大宋以后出了昏君,那又拿什么抵挡?以开封为都,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将殚尽,那时我大宋必危!”赵匡胤忍不住道。
“皇兄考虑得有些远了吧?”赵光美见识有限,挠头嘟囔道,觉得赵匡胤有些危言耸听。
自唐末以来,群雄纷争,哪个国家不是你来我往,只撑了十几二十年就被取而代之?虽说大宋立国已十余年,比之一般国家已算长寿,但要说到百年以后,鬼知道这个中原还姓不姓赵?大哥为了百年之后没影的事情,与群臣闹僵,实在是不太明智!
“唉……”赵匡胤看着自己不争气的弟弟,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也不知是因为迁都被阻,还是为赵氏江山的未来担心。
倒是有着后世见识的李俊文,对于赵匡胤所言颇有感慨。这宋太祖不愧是宋
太祖,见识远非常人能比,居然能够预见到百年后的状况!
赵匡胤一点也没有说错,他的预言都一一得到了验证,为了开封的安全,在他之后的大宋继任者们只能不断增加开封周边禁军的数量,这些都为北宋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继而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无解现象,最后更是造成了都城被破的靖康亡国耻!
一想到那汉人历史上羞耻的靖康之变,李俊文都有些忍不住,想着是不是要提醒一下赵匡胤,百年后老赵家最后的悲惨归宿。
不过阻止迁都的赵光义最后也算自食恶果,造成国破家亡,大宋皇室被金人凌辱的,可不正是他赵二的后代么……
想到这些,李俊文便也释然了。反正百年之后,他李俊文都化成了渣渣,还替他老赵家操什么闲心!什么民族矛盾,与他老李家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却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被自己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打了脸……
“皇兄也莫急,兴许是大家伙儿在开封住惯了,一时不适应皇兄的迁都计划!待打下了太原,甚至夺回了幽云,咱大宋的地盘更大了,到那时再迁都,想迁哪儿便迁哪儿,还不是皇兄一句话的事儿!”赵光美头发长见识短的继续安慰道。
对于赵光
美的这番说辞,赵匡胤倒是没有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