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 ,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唐乾宁二年(**5年),封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唐朝谥武忠王。其长子杨渥继立,骄纵,杨行密部将徐温渐渐取而代之。杨行密为政颇能选拔贤才,招集流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在战争的间隙有较大恢复。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禅代的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杨行密幼时丧父,家庭贫困。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一日可走三百里路。 唐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江淮造反群起,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刺史郑棨以其相貌奇特,解绑放走。后来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迁为队长。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军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杨行密准备起程,路过军吏的住处,军吏假装说好话,问杨行密要去干什么。杨行密大声说:"只取你的头!"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刺史郎幼复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中和三年(883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庐州刺史。后来杨行密统一江苏、安徽大部分地区。局势的稳定,为杨行密在江淮地区的治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杨行密因为小时候就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在治理江淮时非常注意维护百姓的利益。在击败南下的孙儒大军后,他便在淮南召集逃亡的百姓,分给田地,让他们耕种,收的租赋也很轻,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这对江淮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属下的将士,杨行密也很宽容,和属下的关系非常好。杨行密对于骑射并不擅长,但他很有谋略,而且与将士们能同甘共苦,推心置腹,从而赢得了众人的爱戴。杨行密平时很节俭,经常将早些时候穿的有补丁的衣服套在里面,说是不敢忘本。就是赏赐将士时也没有大手大脚地奢侈浪费。刚到淮南时,他赏赐给将士的东西不过是几尺布帛,几百缗钱,不是公宴绝不奏乐,上下一心地经营江淮,最后终于占有了一块广大富庶的领地,同时也为百姓创造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地方。 杨行密为
了保境安民,与占据浙江大部和苏州的钱镏通婚,将女儿嫁给了钱镏的儿子,从此两方罢兵,和平相处。杨行密的度量很大,所以对待将士和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他经常早出,不知哪个随从在跟他早出时将兜马屁股的带子割断,偷走了上面镶嵌的金子,杨行密知而不问,第二天,还像以前那样早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度量。有人反叛,将杨行密的祖坟给毁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奇耻大辱,等叛将被击败后,有人就提出将叛将的祖坟也给他毁掉,报先前之仇,杨行密叹道:“他以此做恶,我怎么能再和他一样做这种恶事呢?”杨行密有个非常信赖的亲从张洪,杨行密经常让他背剑随行,有一次张洪竟用剑行刺,但没有击中杨行密,张洪被其他侍从杀死,杨行密又让和张洪关系极好的陈绍贞背剑随行,一点也不猜疑他。
杨行密治家不严。杨行密要收养李昇,诸子不容,不得不将李昇转交亲将徐温收养。长子杨渥尤为骄纵,继位后不久,就被杀死,淮南军政大权旁落。悍将朱延寿是杨行密夫人朱氏的弟弟,派往重镇寿州带兵。部将田頵和安仁义在宣州、润州要谋叛时,杨行密怀疑朱延寿同谋,于是假装眼睛有病,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时,总是故意说错使者所看到的,以此表示他的眼病。走路时曾经故意碰到柱子而倒地,朱夫人扶起他,好久才苏醒,哭着说:"我的事业成功但丧失了眼力,这是上天废弃我啊!我的儿子都不足以成大事,能够托付给朱延寿,我没有遗恨了。"朱夫人很高兴,忙召朱延寿。朱延寿到达时,被在寝门迎接的杨行密刺杀,杨行密休掉朱夫人,让她改嫁他人。
2、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董昌称帝,钱镠平之,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由于吴越国力弱小,又与邻近的吴、闽政权不和,只得依靠中原王朝,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后辈也遵循钱镠国策,在到北宋灭掉南唐后,吴越不战而降,钱氏一族受到朝廷优待;在《百家姓》中,“钱”姓排在皇家姓氏“赵”姓之后,位列第二。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
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