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正文卷一千一十五章一之当年章越攻河州时灭鬼章青结,举重兵屯于敌坚城之下,无论是人力,物力都耗费无数,不说陕西的老百姓了,连整个陕西的官员都要逼得造反了。</p>
有多少人硬顶着脑袋帮他打下了这一战。</p>
之后破洮州时,庙算失算放跑了敌军主力,朝廷不得不再度调兵遣将,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最后才平了洮湟二州。</p>
之前阿里骨叛宋与西夏会攻熙河,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又割让了刚到手还没焐热的湟州,拱手送还给阿里骨。</p>
如今又要兴师讨伐湟州。</p>
张守约,王韶都在官家面前说章越是庸将,也有朝臣隐晦地透露不懂章越之战略部署。</p>
官家在此刻也怀疑,自己一向委以重任的章越,是否能帮他完成灭夏这等宏图。</p>
而那日官家在看望已是卧床不起不能行走的曹太后时,曹太后对官家语重心长地道:“当年曹武惠曾与我父言过,凡名将者都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故善运兵者皆用其浅,而不用其深。”</p>
“陛下若欲出奇不可用章三,若要灭夏破国,则当托付于他!”</p>
官家听了曹太后这话有些不理解,但还是记了下来,今日听章惇如此说,他则不假思索地告诉了他。</p>
章惇闻言一愕当场倒也不知说什么。</p>
片刻后,章惇离殿而出。</p>
章惇看着宫阙,不由沉思前事。</p>
他想起当年住在浦城时的事,他出身章氏寒门,却天资聪颖,年少时便入了县学皇华馆,被誉为诸生之首。</p>
县里任何人对他都是高看一眼。</p>
可是一个兄长一个弟弟都是极不成器,对他而言当然是恨铁不成钢,特别对于章越这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弟弟讨厌非常。</p>
若仅是游手好闲也就罢了,章越居然拿着爹娘遗留下的钱财,仗着哥哥的宠爱,招摇过市挥金如土,这点尤其令他生恶。</p>
后来有了押司悔婚之事,其实章惇也安排下了后手,他托了一个好友在自己走后救下章实章越兄弟二人,而自己则前往苏州通过杨氏的关系科举。</p>
等到自己考上了进士,再回头来收拾押司,再收容他们兄弟二人。</p>
但在之前要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否则就算自己中了进士,日后这二人对自己也是一个累赘。</p>
可是章惇没有想到自己走后,章越就似换了一个人般,不,准确地说是换了一个脑袋般。</p>
不仅化解了赵押司之局,令自己安排的后手成了空。</p>
章越还对以前的恶习是痛改前非,而且读书就和文曲星下凡般,居然有着过目不忘的功夫。</p>
章惇明明记得,自己这个弟弟当年简直是蠢得不可救药,别说文章,一首二十个字的五言诗,读上个半日功夫也背不下。</p>
章惇一直觉得章越是不是别人冒名顶替的。确认了真是自己弟弟后,章惇向来是不信鬼神的,也开始烧香拜佛了,可知此事对他打击之大。</p>
章惇绝口不提当初曾安排下后手之事。他为人极度自负,一般人都很难看得上,更不用说走进他的心底,故对兄弟亲情其实也看得颇淡。</p>
但当年厌恶仍是根植在心底的,他会不自觉地否定章越所为之事。</p>
而今听官家的一席话,他不由觉得自己是否太主观了呢?</p>
自己为翰林学士以后,难免与章越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p>
他也没想去解释。</p>
如今兄弟二人,一个处于相位,一个列翰林学士是不合适的,但天下都知道他与章越二人关系极差,便没有这个关系了,反而还能起一等监督的作用。</p>
……</p>
皇城下,元绛,元府。</p>
新年伊始,官员们都争着往王珪,元绛的府上拜贺。</p>
翰林学士王琏在子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抵至元府中。</p>
王琏已是老朽,有人劝他出外颐养天年,但对方无论如何就不肯。王琏到元府拜见元绛时,元绛看着对方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也是懒得待见。</p>
不过对方好歹也是翰林学士,不见还是不好。</p>
王琏见到元绛即道:“大参身子可好?”</p>
元绛叹道:“如何能好,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