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军节度使司任职,这感觉实在有些怪怪,究其原因这些都是五代留下的遗风。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京兆府,军额为永兴军,但守臣却不叫知京兆府,而称作知永兴军府事。
军额下达,朝廷的编制也就来了,章越这边即办着设州学之事,同时也扩充班底。
熙州汉人很少,开设州学的目的,一来是让将领子弟可以在此就学,二来让熙州归附宋朝的蕃人部族都可以派遣子弟到州学来读书。
没错,既是读书,也是人质。
说起人质,宋朝在秦州,渭州,庆州等边地开设纳质院。
纳质院原先的目的,就是针对宋朝附近反复无常的蕃部部落,收其子弟为人质,禁锢终身,使其永远臣服于宋朝。
章越将此纳质院改为州学,并对熙州蕃部做了人性化处理,允许纳质子弟两年一次回到部族探视族人。
同时一如州学那般教导蕃部子弟读书,日后若他们继承族中的酋长之位,还会与他们授官职。
最重要的还是读汉书,明汉礼,同时兼以操练武艺战阵。
如西夏的禁军‘御园六班直’,便是党项纳各部落子弟豪强的子弟为军,所以又名为质子军。
章越让附近蕃部每五六百族帐出一人,如此有七八百之数,平日读书教习,操练队列,必要的时候还是一支生力军。
州学教授的人选章越都选好了,就是程颐程颢兄弟。
程颢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已是返回洛阳。按照历史上的轨迹,他应该和弟弟程颐一并在洛阳讲学,创办了对后世印象深远的理学,但章越却重新请他出山。
正所谓教化自己人算不得本事,要把蕃人教化了才是真本事。
不过程颢考虑再三却没有接受了章越的征辟,继续留在洛阳教书,但程颐却接受了章越的征辟。
但程颐虽没有官身,只好作为州学助教。
除了二程,章越当然还想到了关西名宿张载。
张载被章越聘为太学直讲主讲武学,但章越被王安石罢职后。张载便屡次找王安石请章越回国子监主持,同时他与其弟张戬对王安石的变法屡有批评。
王安石受不了张载兄弟,于是将二人都贬官。张载被贬为知县,但他没有就任,而是返回横渠老家着书立学。
张载接受章越的邀请后,与程颢一般也没有前往熙河,他说自己年事已高,怕是经不住这么远的跋涉,所以他推荐自己两个得意学生给章越。
对于程颢,张载的先后推辞,章越也是有些失望,可是章越也知道一个州学教授,当然远远比不上国子监直讲。
不过张载在关中可谓名满天下,门下学生不知其数,比如大名鼎鼎的吕大钧三兄弟都出自张载门下。
如今吕大钧等兄弟虽说已经出仕,可这次张载推荐来这两个学生也不是一般人,他们分别是游师雄和种师极。
游师雄是治平元年的进士,之后任仪州司户参军,章越则征辟他为熙州州学教授。
另一人种建中,乃名将种世衡之孙,后世他有另一个名字那便是种师道。
他因祖上军功拜三班奉职,经过考试后从武资转为文资。
章越听了便征辟种师道为熙州镇桃军节度推官,推官,又称为节推,节度使制度时的幕职官,是以文官的身份负责州内的军事。
除了推官,种师道还兼顾州学教学,专门教导蕃部质子们武学。
同时章越还举苏辙为熙州镇桃军节度掌书记,节度掌书记位于选人四等七阶中的第二阶。
当初章越被王安石贬官后,苏辙仗义上疏也跟着被牵连,之后还是张方平出面,收留苏辙到他任职的陈州出任州学教授。
不过章越怎么能忘了当初陪他吃过苦,受过牵连的苏辙,张载呢?
不提拔他们,也要提拔他们的子弟嘛。
一时之间章越的幕下可称得上是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