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的,我没有这种钥匙,我家的钥匙大多在我老婆手上,我随身很少带钥匙的。”老板说道。
“那有没有可能是你们员工的钥匙呢?”小文问。
"嗯,这我可能不知道了,我把他们都叫过来吧。“老板非常配合的说着。
”好,你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叫他们过来。“李泰不想错过任何时机。
另外他通过仔细的侦测发现,现场有被害人的血迹,被害人很有可能曾被捆绑在这里过,这里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十分钟后,老板已经打完了电话,事实上,员工都住在附近,如果是住太远的,也不方便帮他打理这果园,而且都是老员工了,在信任方面,他绝对是有的。询问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丢失钥匙,小文也都一个个去他们家里比对了,确实不是这些员工的钥匙,那么,是谁把这串钥匙遗失在了果园呢?
李泰心中非常笃定,很有可能这串钥匙就是凶手的,因为果园管理严格,外人不可能轻易进来,再说就像老板交待的,平时也没多少人反复进来,那么,”钥匙“就成了这起案件的突破口,李泰是有喜也有忧,如果这串钥匙是凶手的,那么他在遗失了钥匙以后,会不会马上换了门锁呢?那即使在他们后面的侦察工作中,就很难分辨出来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线索,李泰非常严肃的向他们说明了这串钥匙的消息千万不可向外透露,否则会对案情不利!众人都答应了。
和时间赛跑,李泰一刻也不敢耽误,他马上叫上同事们开始了暗查,切莫不可明察,以免打草惊蛇。
以梨园为圆心,方圆1里内的果农几乎都被排查了,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一个人的家里能用这串钥匙打开,也没有一家人在几2-3个月内换过锁。李泰没有放弃,继续扩大了范围,方圆2公里以内排查,以及排查了以往有过前科的年轻年性。很明显的,作案人员一定是这附近的人员,不可能是很远地方的,这里交通没有那么便利。
功夫不负苦心人,目标最后被锁定在了一个杨姓家人里,距离梨园现场约1.5公里左右,杨文青,男,65岁,他家的门有一扇可以被打开。
李泰接到消息马上审问了杨文青,小文也走访了杨文青周边的邻居。杨文青平时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果农,种着几亩桃林,年纪大了,也不怎么管理这些桃林,他的老伴由于中风长期瘫痪在床,家里还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鲜少回来。
”你知道最近的这起案件吧?“李泰说:”我们在案发现场找到了这把钥匙,可以打开你们家的门。“
"我知道,是我做的,是我杀了人,我承认,你们把我抓起来吧。“杨文青头也不抬地说着。
这点让李泰有点意外,他以为他会说是他不小心遗失,或者什么别的借口,会有点折腾,不曾想过他这么直白就承认了,直接认罪了。
“你们到我家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应该是找到了什么证据了,是我的错,我不该杀人,杀人偿命,我应该死......“杨文青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