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中城综合体项目明确未来蓝图与概念,向世界传播新的价值;融合各种城市功能,创造多重收益。
东京中城的规划设计思想是以人为核心,创造新的生活美学空间。从规划设计和商业设施来看,东京中城注重建筑与商业文化结合,充分运用商业世界中人、物、环境构成空间概念,以美学设计作为主轴,构造东京21世纪衣食住行乐的完美景观。设计合作团队为东京中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设计总规划、设计主创、景观设计、商业设施的设计、公寓楼的设计都是由日本最顶级的公司承担。
此外设计表参道lv大楼的青木淳担任公寓外观设计顾问;世界级国宝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艺术中心21/21designsight;旅居意大利艺术家安田侃的城市雕塑。”
“果然是大家云集,有没有详细的设计方案,将来我们也可以加以借鉴?”陆阡陌问道。
“没有。刚刚才中标项目,还没到这个深度。”叶婉道。
“那就有些可惜了。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了?”陆阡陌问道。
“除此之外,环保型区域建设、绿地和公园的设立、对艺术情有独钟这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
听了叶婉的话,陆阡陌道:“叶婉,你跟我详细说说,我想听听。”
“在设计上,东京中城的细微之处都体现着环保精神。
环保设计上采用被动式设计,即未使用特殊装置,在布局和结构上巧下功夫调节能源,打造舒适环境。比如,采用遮挡阳光直射、减轻热负荷的遮光百叶窗;用low-e多层玻璃等减轻来自窗户的热负荷;地下引入自然光,节约照明用电;通过屋顶绿化遮挡对建筑物的热辐射等。厕所使用雨水和厨房的排水,并用自动感知器控制节水温。
中城的电力设备导入水蓄热系统和nas电池,有效利用深夜电力,削减高峰用电。回收煤气发电时产生的废热,用于空调热水供应等;采用光线联动自动百页、窗边照明自动调光系统等。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绿地和公园的修建。
由桧町公园和中城花园构成的大面积的绿地和公园也是一大特色,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市中心,中城的绿化率高达40%,原防卫厅用地中的140棵树木也被重新安置在这里。
按照项目设计,未来的绿地和公园中日产汽车公司设计制作的两台流动服务车作为21_21designsight的shop21_21q活泼登场,销售快餐小吃和一些特色商品。夏季还开设临时的中城花园咖啡,中城内的人气商家摆出摊位,提供食品饮料。周末还有现场音乐会。
至于对艺术情有独钟,更令人称道。
东京中城对艺术设计情有独钟。
按照三井浩介的项目设计,东京中城项目建成之后,三德利美术馆的迁入,汇集了3000余件日本的古董、工艺品,闻名世界的三德利美术馆每年有70万人到访。
而以三宅一生为中心、提供日本优秀设计的创造基地「21/21designsight」,设计由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和日建设计担当,则每年至少会吸引约30万人到访。
东京中城设计中心还以“g”标志认定机构—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为中心举行各种展会,成为东京的艺术和设计文化的发信基地。公共艺术作品:东京中城中装点着20件公共艺术作品,都市和艺术融为一体,使东京中城的日常空间拥有高品质的艺术氛围。”叶婉一一介绍道。
听完叶婉的介绍,陆阡陌拿起了笔,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几分钟之后,对叶婉说道:“叶婉,通过对三井地产中标的东京中城项目的了解,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可以借鉴,你看有没有道理。”
“哪四个方面?”叶婉问道。
“第一个方面,创造可体验性的场所。
这个可体验性是可以让游客流连忘返的,他们离开以后还会再回来的场所,并使可体验性的项目成为极具特色的社区的核心部分,提供多元化的不同的功能的需求,成为一个具有表演性的舞台,也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第二个方面,将当地文化融入其中。
从一开始就要去仔细研究和理解当地文化特色,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发展。从这些文化性元素中获得设计灵感,并在项目中表达出这些文化元素,建立有标志性的有特色的功能,同时结合景观、水景、灯光、标牌、艺术、雕塑等设计,把它融合在项目当中。
第三个方面,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
结合地方不同的地理特性,把它运用到项目设计中。找出项目所在城市中所缺乏的元素,如自然通风条件,遮阳情况,绿色景观、绿色屋顶、小气候的因素等,这些元素都可能会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性的效益,然后再找出相对应的一些积极的可以对应的措施。
第四个方面,注重各种功能的衔接融合。
要考虑到怎么样设计一个流畅的动线,把所有功能连贯起来。项目的方方面面都会和周边的公交系统、人行流线发生联系,要使得整个项目各个功能之间连贯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