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登基(1 / 2)

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第三章 登基

当,当,当…

天还未亮,悠扬古朴的钟声就响彻了整个京师上空。

虽然现今京城内外早已人心惶惶,但闯贼毕竟还远在山西。

所以听见钟声后,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员和皇亲勋贵都是匆匆赶往皇宫。

一路上。

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宫中到底出了什么大事儿,惹得陛下如此兴师动众。

皇极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乃是紫禁城中最雄伟高大的宫殿。

当有资格进殿的文武勋贵们来到殿内后,当即就呆住了。

只见太子殿下竟一身龙袍,大马金刀的端坐在龙椅上。

左右分别站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和御马监提督王德化。

众人稳住心神后,就飞快的分析眼前的这一幕。

在场的几乎都是人精。

瞬间就猜到太子可能在搞政变。

此时他敢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说明宫内局势已完全被他掌控。

想通这点后,众人都选择先静观其变,纷纷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平身!”

朱慈烺也颇为紧张,虚抬了一下手,立即就让王承恩宣旨。

心里却哀叹,他老爹崇祯果然不得人心啊!

这么多大臣,竟全部装瞎,无一人敢站出来指责他大逆不道。

王承恩也没迟疑,打开圣旨,便宣读了起来。

大致意思就是,崇祯先是感慨了一下自己登基十七年来的勤政节俭。

接着便抱怨了一下天不佑大明,导致局势每况日下,以至于现在他操劳过度病倒,无法再处理政事。

然后就是狠狠的夸赞了太子一番,传位给太子,最后就是让群臣好好辅左太子,中兴大明。

圣旨宣读完后,大殿中一时寂静无声,气氛相当的诡异。

显然,谁都不敢第一个站出来质疑或者叩拜。

“王公公,此诏书未经内阁,且有违体制,恕老臣不敢贸然奉旨!”

半晌,文官中终于有一人站出来,冲着王承恩道。

此人乃是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大学士倪元路。

众人也都齐刷刷的望向王承恩。

面对众人的质疑,王承恩却是眯着眼,一副别问咱家的表情。

朱慈烺也不知道是哪时候起,明朝有了这么一股歪风。

那就是大明皇帝下的圣旨,要经过内阁,否则便算作中旨,文官可以不奉诏,不给明发天下。

普通圣旨尚且都要经过内阁,就更别提诏书,还是最为重要的传位诏书。

而事实是,皇帝病危,起草传位诏书时,内阁阁臣要到齐,三位国公要在场。

诏书草拟完后,众人与皇帝都过目,确认无误,才会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加盖大印。

而且为了防止司礼监和内阁串通修改诏书,大印还得交给皇后暂时保管,待新君即位后,再交给皇帝。

所以哪怕权倾朝野和后宫的魏忠贤与客氏在心有不甘,亦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向东林党的崇祯即位。

此刻见有人站出来质疑这封诏书的合法性,朱慈烺并未感到意外,反而感慨总算还有一个关心他老爹的人。

若换作旁人,他会毫不犹豫的杀鸡儆猴。

但这倪元路乃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为数不多为大明殉国自尽的高级文官。

所以打算给他一次机会。

于是沉声道:“倪爱卿,父皇是突发疾病,这才没来得及通知各位阁老与国公见证,但圣旨的真实性却是母庸置疑的,若爱卿有疑虑,可待登机大典结束后,去面见父皇!”

“这…”

见太子这么说,倪元路也有些迟疑了,虽然太子的话太牵强,但起码可以证实,陛下还没死。

而且这种事历史上也曾有先例。

北宋时期,金人大兵压境。

宋徽宗就无耻的将锅甩给了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结果父子两人都成了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一时间殿中议论纷纷。

“如今大敌当前,父皇病倒,无法继续处理政事,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太子身为大明储君,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陈爱卿,你乃内阁首辅,可有异议?”

朱慈烺没理倪元路,也没管下面偷偷的议论声,他知道现在就差一个带头人,决定柿子拿软的捏,说完后,就杀气腾腾的盯着首辅陈演。

想看他怎么说。

陈演还能怎么说?

两侧的那些大汉将军,明显一副随时准备杀人的架势。

现在太子又点他名,不表态是绝对不行的。

反正看这情况,崇祯就算没死,多半也被软禁了起来,很难再有翻身之日。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闯贼何时打来,这段时间内又如何明哲保身。

至于他们老朱家谁当皇帝,合不合祖制,关他屁事。

于是立即就跪拜了下去。

“臣内阁首辅陈演,叩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