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历7872年。
又是一个和平日一般无二的初冬。
天空中有雪花飘荡,轻盈的飞雪落入河水当中,溅不起一丝涟漪。
白皑皑一片的西北两地,滚滚奔腾的北冰河就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洋溢着滚烫的气息。
经过这么多年的修养和发育,冰城和奔流不息的北冰河一样,充满了令人夺目的生机。
北冰河镇已经正式改名为北冰城,从曾经的偏远之地一跃变成了西北两地所有势力全都认同的经济文化中心。
而北冰城的人口也实现了第二次翻倍。
现如今仅仅只是统计在册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之数。
此等空前繁荣和庞大的城市,较之中原富庶之地的大都市都不遑多让,很难想象竟然是在一片冰天雪地当中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
而且这个时间还只有短短三十年不到。
此等成就不仅让北冰河城以及星月军本身无比自豪。
同样也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各国上下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星月军和李月明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创造出的这个如此不可思议的奇迹,所有人都想看看是否能够在北冰河镇的成功经验中学到什么东西,拿过来用在自己国家上改变自己的国家。
毕竟这些年随着大一统的呼声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战争也越发白热化起来。
各国之间动不动就打生打死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了。
现如今的战争已经推进到了联盟国和联盟国之间的战争。
南边的大宋和大周联手,抵御大秦和大明的进攻,而北方的大齐又和东南方的大唐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共同对大周和大明出手。
各国之间战争的惨烈程度直接在原本的程度上更上一层楼。
现如今,战场上人数不超过十万人的战斗,都不能引起任何一丝波澜了。
最少也得二十万人的正面战争,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大型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个怪圈中。
——那就是军事内卷。
比如说大秦新增加了十万军队,那么大周和大宋不想输,就只能咬着牙增加十五万军队。
大唐增加了十万军队,大明也同样只能咬着牙增加十万军队。
在这种残酷的军备竞赛中,谁都不敢落怯。
就算顶不住压力也得强行顶住,不然的话就有被其他几个国家群起而攻之的风险。
各国内部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而一些有识之士便也自然而然的开始想方设法增强自己所在国家的实力,以求能够在这场席卷全世界的军备竞赛中成为最后的获胜者。
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各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那么现在,北冰河镇和星月军的迅速崛起,就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各国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也正因如此,各国对北冰河镇以及星月军的监视一直都没有放松过。
无数间谍一直都在卖力刺探这里的奇特之处。
于是乎,有关北冰河镇以及西北两地的各种奇异现象被探子们汇报了上去。
比如说,北冰河城的麦子不仅产量高,还格外耐寒。
同样的一亩地,北冰河城所在区域种植的麦子能比其他地方两亩地的产量还要高。
又比如说,同样的一亩地。
北冰河城的农民种出来要比其他地域的农民两亩地产量还要高。
特么的。
都是一个肩膀顶着两个脑袋,难道北冰河城的农民就要比其他地域的农民更聪明不成?
除此之外,北冰河城的民众还格外守秩序。
不仅街道被扫得一尘不染,还会定期对每家每户做卫生情况检查,还特么全都有衣穿有饭吃,能主动交纳每年应该纳税的钱粮。
都是同样的民众。
为什么在北冰河城的治理下,民众们一个个遵纪守法,甚至还愿意主动交纳钱粮。而他们麾下的领地,只是征调一些兵卒前往战场都比要了他们的命还凄惨?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最离谱的。
最离谱的是,在北冰河城统领的区域,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学习!!!
没错,无论是农夫的儿子,还是铁匠的儿子,都可以进入学堂当中进行同样的培养。
当这个消息被其他国家的统治阶层知道后。
所有人全都有些傻眼。
其实只要是个有脑子的决策者,都会知道北冰河城这套理论如果能够真正实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好处究竟会有多恐怖。
可问题是,六国之所以能够立身,各大家族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视人命如草芥,就是因为他们阻断了穷人上升的道路,并且制定了以血脉为尊的基本秩序。
无论现如今的六国怎么打生打死,一万多年前他们都是天都氏人皇的子孙,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王座上端坐这么多年,凭的就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血脉和王位。
农夫的孩子就只能是农夫,匠人的孩子就只能是匠人。
王的儿子生下来就是享受万人敬仰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