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非战斗人员都部署在人口密集巢都,无非也就是将这个成本摊给各个星球总督,但问题是许多后勤站是建立在人口稀少甚至没有人口的荒芜行星和卫星上,这就导致连他们的补给也需要占用后勤运输。 为了减少后勤运力的负担,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索什扬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以远征军的信用为基础,辅以瑞扎提供的物资,建立一种便于交易的等价物,并用这个东西支付非战斗人员的报酬,这样那些非战斗人员的补给就可以借助商船贸易完成——虽然这中间因为商人盈利需求最终落到那些职员手上的肯定会比实物交付要少一些,但一切为了战争,索什扬也无可奈何。 某种意义上,这算在整个大漩涡战区搞一种临时的通用货币,不过索什扬的想法相对简单,他只是打算将其用在远征军内部作为一种“兑换券”,而不是当成一种真正的货币使用,职员们可以用这个去固定地点或者指定的市场兑换相应面额的物资,甚至未来还可以作为给士兵们的补贴和退伍费。 帝国对于退役士兵的待遇往往差异很大,有些从要塞世界征募的士兵,退役后往往就是返回家乡,成为教官或者担任某些低级公职,而有些巢都世界就是随意给些奖励就打发回原籍,或者给个诸如治安官,调度员一类的岗位,还有些则是前往相对安全的新殖民地获得一块土地或者一点产业,成为帝国无数殖民者之一,而大漩涡招募的士兵本身就大多来自巢都,帝国对这类士兵基本就是象征性的奖励为主,索什扬觉得在战争结束后,如果不打算继续服役,那也应该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奖励。 帝国对于铸币权这事还是相对宽松的,基本每个世界都可以独立铸币,因此索什扬的想法在法律上并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作为一个星际战士,他对于经济方面不能说一窍不通,但理解毫无疑问是相对粗浅的,包括来山德等人也是一样,他们虽然很赞同索什扬的想法,不过却给不出什么意见。 反而是马库斯提醒索什扬,由于支付数额巨大,这种东西依旧不可避免的会流入自由市场,最终影响到整个大漩涡的生产供应以及贸易,而星际战士主导这些还是比较犯忌讳的,所以最好让内务部出面,另外也需要看行商们的意向,毕竟他们控制着星系物流,对也是直接利益方,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才能决定最后方案。 事肯定是要做下去的,但索什扬听取了马库斯的意见,打算让内务部先给出一个方案,而这种临时通货就暂时命名为“军票”。 结束了战略层面的讨论后,索什扬之后又会见了行商代表团,听取了他们对于物资供应,尤其是食物供应的意见。 本来这种“琐碎”小事不应该由他亲自过问,但近期内务部已经多次向他诉苦远征军后勤压力实在太大,已经让他们难以支应——虽然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夸张成分,但索什扬发现这其实也是个机会。 按照他们的说法,因为战争的不断升级,各个粮食供应商都缩紧了出口,这使得大漩涡区域粮食价格飞涨,连带着很多生活物资的价格都跟着涨。 帝国的粮食供应基本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铸造世界,它们生产了帝国大多数用以交易和战争所用的合成食品,第二就是农业世界,它们是天然食品和原材料的主要来源,第三就是各个巢都和工业水平较高的世界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食品生产厂和加工厂,不过这种所生产出的食品基本也仅仅够满足本地所需,因此大多数时候不会计入生产份额之中。 而在帝国的贸易网络中,最基础的就是粮食贸易,其路线一般是这样,粮食从铸造世界生产出来的话,那么行商们就会用各种原材料与之交换,然后将粮食卖到巢都等地,用以换取人力,当地特殊资源或者某一地区的开发权,之后用这些换取更多原材料,或者去价格更低的铸造世界换取更多粮食。 如果是农业世界,那么一般是用电子产品或者其他工业品,消费品去交换,再去巢都或者其他世界交易,转换成铸造世界所需的原材料或者当地生产的工业品。 而这次粮食危机正是来自于第一类生产,主要就是安格斯托姆切断了它们的食品出口,要知道这个世界生产的蛋白块和其他合成食品虽然总量只占大漩涡整个食品生产的8%左右,但却占了食品贸易近30%的量,因此它终止出口对整个大漩涡区域的价格影响非常大。 介于此,索什扬也就顺水推舟,为行商们提供了另一个渠道——铸造世界瑞扎。 瑞扎多年以来都想要打入大漩涡的市场,奈何被火星还有安格斯托姆盯得死死的,毕竟能够用廉价的食品换取大量稀有资源和矿物这种买卖谁都想独占,这次既然安格斯托姆自己切断了食品出口,那也就不能怪索什扬“取远水救近火了”,用瑞扎的食品生产份额稳定大漩涡的市场,保证远征后方的安稳,这事就算说到火星那里他也不理亏。 另一方面,也算是达成了他先前与瑞扎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