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大早上的窗外还飘着雨丝,不过吃了早饭后,王远还是打着伞出了门。
雨幕中的哈市别有一番韵味,秋意渐浓,枯黄的树叶打着旋儿的飘落,被路边的流水冲向远方。
王远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师傅,去师专。”
“好嘞,这是去看学生啊?”司机师傅红光满面的,这个年代开出租车的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我妹妹在那儿上学。”
“哦哦行,下雨了路费也长了哈,4块钱!”
王远也没计较那几块钱,把钱给了对方一路聊着省城的发展,很快就到了师专门口。
师专占地面积不大,站在大门口一眼就能看见后边儿的宿舍楼,宿舍楼看上去非常的老旧墙皮都脱落了,但并不妨碍这里是很多年轻人的向往之地。
毕竟只要从这里毕业,直接包分配,端铁饭碗。
虽然这几年的个体户以及经商潮对铁饭碗之流有所触动,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铁饭碗更好,优越感很足,甚至深深的鄙视个体户。
和门卫说了堂妹王芳的班级,学号和姓名,很快就见到王芳从北边儿跑来。
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女同学,让王远震惊的是,这个女同学竟然是旅馆老板娘的女儿,他在老板娘的屋里见过对方的照片。
“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省城办点儿事,顺路来看看你。”
老家来人让王芳非常高兴,在她的带领下王远顺利的进了学校,三人很快来到了教学楼一楼靠南的一间教室。
能容纳百余人的教室中没有其他学生,墙壁重新粉刷过,桌椅也全是松木制作的,看上去相当不错。
相互介绍后,王远知道了另一个女同学叫“吴香”,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对王芳道:
“突然来省城念书,你一个人还适应吧?有什么难处吗?”
“还挺好的啊,没什么难处的。”
王芳满脸笑容的坐在王远右边,其实她和几个同学是有矛盾的,但不想麻烦王远便不打算多说:
“就是学习任务很重,每天都有早读,还要上晚自习,我还以为高考完了会轻松许多呢。”
王芳撇撇嘴难得的露出小女儿态。
“你们是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自然不会太轻松了。”
“对了二哥,我们有的学姐学长已经开始准备出国了,我们老师就去过国外她说国外特别漂亮,特别美。”王芳有些向往。
八九十年代,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的想出国,一些学生没有心思学主课,一门心思的学英语,一些工人没心思打工,也开始疯狂学英语准备出国。
彷佛国外遍地是黄金一样。
很多人确实费尽千辛万苦的出去了,其中一些人确实过得很好,但也有很多人过的一般般,住在贫民窟。还有少部分人过的非常凄惨,有的腰子都被人贩子摘了。
王芳初来乍到见识到了新天地,没什么主见几乎都是随波逐流,非常相信学长学姐们的作为。
不过因为只是中专,想公派留学必然是难上加难,毕竟留学名额是非常稀缺的。
王远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笑道:“国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据说了解很多国家的黑bang闹的非常凶,大部分普通人过得也不咋地。
话又说回来了,国外上流社会的人是过得真的好,现在大街上看见的外国人,相当多的都是国外上流社会的,或者叫赚钱贼多的人群。
普通外国人很难过来的,一张机票钱就肉疼的要死要活的了。”
“真哒?”
吴香站在旁边双手抱胸,她有点不服气的道:“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呢?说的你出过国一样。”
她曾经和王芳聊起过王远,知道后者有这么一个高考落榜的堂哥,不过面对一个出身农村,没考上中专的青年,吴香的心里边儿很有优越感。
现在看见王远一副老气横秋,指点江山的样子她就有点来气,因为王远的话和她老师的话不一样。
王远也不恼,说着:“我有几个朋友是燕京的大院子弟,他们中是有人出过国的,很多内容都是他们和我讲的……小芳,你现在还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吧。”
从衣兜里掏出200块钱递给王芳,王远便打算离开。
吴香还在小声都囔:“出了国还真的有人会回来啊?留在外边儿不好嘛。”
王远感觉这小妞虎了吧唧的,刚刚还说她们老师就有从国外回来的呢,既然她们老师能回来,那别人自然也能回来。
他的到来让王芳感觉心里暖暖的,然后把他送出了学校。
接下来几天王远很是清闲。
但很快他就又忙了起来,大批的松子开开陆陆续续的运回省城仓库,王远几乎是每天都要在那边儿盯着,有时候半夜的时候货车到了也要去接货。
时间转眼来到了1987年10月12号这一天,收松子儿这事已经接近尾声,但还是出事了。
王远一早回到小旅馆,老板娘就递给他一封电报:“小伙子刚刚邮递员送来一份电报,是给你的。”
“哦谢谢婶子。”王远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