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亩产千斤?”
朱元章听到这话后再也不能冷静。
直接走进大本堂,三步并做两步的走到了朱允熥的面前。
“乖孙,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朱元章是农民出身,自然知道亩产千斤的作物是什么概念。
要是大明的土地全都种上这样这样的作物。
那还会担心吃不饱饭吗?
“参见陛下!”
刘三吾等人见到朱元章后,立即开始行礼。
朱元章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允熥。
“爷爷,这个是我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具体真假,孙儿也不得而知。”
朱允熥简单解释了一下。
他也只能这么解释。
要是别人问他是哪本书。
那就说忘了。
想知道是不是真的,很简单,出海去找。
朱元章紧紧的盯着朱允熥,足足一盏茶的功夫。
这才确认朱允熥并没有说谎。
“刘三吾,你博览群书,可曾看到过记载此等内容的书?”
朱元章的语气很冷。
听着就让人感觉到距离感。
刘三吾言之凿凿的说道:“启禀皇爷,臣未曾看过。”
他平日里看的都是四书五经这种经典。
这里面怎么会有这种奇闻怪谈。
“你们呢?”
朱元章看着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铁铉、解开、解缙几人问道。
“启禀皇爷,臣未曾看过!”
众人齐声说道。
他们刚才在脑海中也把自己看过的书过了一遍。
尤其是解缙。
他是神童,过目不忘。
他摇了摇头,觉得朱允熥刚才的话都是在胡说。
怎么会有亩产千斤的作物。
压根就不可能!
朱元章见状也并未再多问。
只不过,他的心里却种下了一颗种子。
他想验证一下,朱允熥所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乖孙,你继续说你对禁海令的看法。”
朱元章笑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他最初颁布禁海令,是因为当时大明刚刚成立。
北方元朝的势力还非常的雄厚,随时都有反扑的可能。
张士诚等人残余的势力有时不时的到沿海地区进行劫掠。
惹的老百姓民不聊生。
虽然后面彻底的击溃了北元。
但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朱元章也就把防御的重心放在了北方的边关。
他也觉得,敌人不会从海上攻进来,海上的敌人没有草原上的敌人威胁大。
毕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为了防止海盗、倭寇的侵扰,朱元章干脆就一刀切。
可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章不知道海上贸易会给大明带来多少好处。
看看北宋和南宋就知道。
两宋都很重视海上贸易,这一项也为两宋带来了巨大的税收。
使得北宋在失去燕云十六州,南宋在失去北方的情况下,还能和游牧民族打的有来有回。
单单凭借庞大的经济基础,就拖垮了契丹、女真等。
甚至,要不是把武将压制的太狠。
完全有反打,消灭那些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朝代的可能。
只能说,皇帝太废!
这些朱元章都很清楚。
不过,相比较海上贸易带来的巨大好处。
他还是选择了防范草原上的敌人。
“孙儿其实只想说,禁海令对我大明百害而无一利。”
“爷爷你多次禁止民间和海外私自进行贸易。”
“但真的会杜绝这种可能吗?”
“俗话说,风险与利益并存,而且朝廷禁止的东西,就代表了稀少。”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凌迟的危险。”
“私自贸易,这里面的利润大的恐怖。”
“最关键的事,这些钱都流入到了那些商人的口袋里。”
“朝廷一个铜板都得不到。”
朱允熥说到这些的时候,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他知道,朱元章很痛恨商人,在朱元章看来,商人和地主都是剥削的存在。
所以朱元章一直都很打压商人,尽可能的杜绝商业的发展。
由于过度的抑制商人发展,所以朱元章时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税率极低,税收主要还是由农业支撑。
商人从贸易中所赚取的大量白银,就流入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导致了大明的国库很穷,商人却很富有。
国库穷,就要加税,这些税基本上就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原本就吃不饱,农民自然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