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他们玩了好些天,才尽兴而归。
等回国后,带了不少礼物,还有照片。
赵青岚翻看孩子们的合影,好似自己也去了一样高兴。
李淮轻咳一声。“等我退了,就陪你去。”
赵青岚斜了丈夫一眼。“那我可有的等了,下次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就是。”
李淮悻悻然住嘴。
大家的日子本是开心的,可从六月底开始,新闻上成天报道长江流域哪哪水位又超过警戒线,哪怕是不在跟前的人,都跟着忧心起来。
七月初,赵青岚接到了儿媳妇季柔打来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季柔就有些着急。
“妈,言森他,他去前线救灾了。”
赵青岚心中一梗。
“什么时候去的。”
“就昨晚,妈,他之前和我商量过,我担心他,还在犹豫,不想他直接走了。”
她知道自己和丈夫都是军人,这种时候,自己不应该犹豫,可一想到年纪尚小的女儿,她就不舍得丈夫去冒险,然而丈夫还是走了。
“季柔,他是个军人,你照顾好瑾儿。”沉默许久,赵青岚叹气。
季柔啜泣着应下。
等李淮回家,就看妻子坐在那发呆。
得知怎么回事后,他沉重道:“这是他的责任。”
“我知道,只是,咱们做父母的,又哪能不忧心呢。”
不止是大娃,就连李淮这边,很快都因为长江流域日益严重的洪灾,开始调动部队前往支援。
赵青岚不能去前线抗洪救灾,可她能从别的地方帮忙。
她吩咐下去,让自己的慈善基金运转起来,大肆购入帐篷,饮用水,食品等物资,支援抗洪前线。
岚心这边,凡是在灾区的分店超市,也分出大量的员工和物资。
不仅如此,赵青岚还组织了慈善义捐,号召诸多同行为抗洪救灾出一份力。
她的家人们是最先响应的,小朵,二娃都拿出钱款捐赠,孙夫人,易凝香等人也紧随其后。
三娃在国外看到国内遭遇的洪灾后,立马从自己的股市中抽出一笔自己打了回来,让母亲帮他购买救灾物资。
虽然不在前线,可无数民众都牵挂着灾区。
每次从新闻报道上看到受灾的群众,还有那些满身泥泞救灾的子弟兵,赵青岚都忍不住落泪。
大灾大难面前,总能看到团结一心的国人。
有苦难发生,可也有许多感动人心的事迹和画面。
三娃放了暑假很快回国,每天都在家陪着忧心忡忡地母亲。
“妈,你觉得,这洪灾多会能结束?”三娃试探询问。
赵青岚没察觉到儿子的用意,只叹气道:“还有得熬呢。”
她不记得洪灾具体结束得时间,可却记得长达两三个月。
哪怕知道这件事会发生,她一个普通人,也没法和大自然抗争。
知道母亲的奇异之处,三娃都跟着叹气了,看来还有的等了。
洪灾的事,他除了捐钱出力,也帮不上别的忙,只能在家尽量让母亲开怀。
除了这些,一家人也都担心着始终在救灾前线的大娃。
大娃是一开始就主动请缨去抗洪前线的。
随着洪灾波及多个省份,他也辗转多个地区,确始终奋斗在一线。
季柔为丈夫忧心的同时,在女儿面前只能扮演一个坚强又为丈夫自豪的妈妈。
小瑾儿不懂那么多,在幼儿园的时候,有小朋友偶然说起洪灾。
瑾儿一脸骄傲道:“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就在那里帮忙呢,我妈妈说,我爸爸很厉害。”
小孩子们普遍对军人有崇拜情节,一听都羡慕起瑾儿来。
就连幼儿园的老师,知道瑾儿的父亲正在前线抗洪救灾,都对着其他小朋友说,瑾儿的爸爸是个英雄。
当然,老师们内心对瑾儿也有些怜惜。
小孩子单纯,不知道在前线抗洪救灾有多么危险,只骄傲自己有一个厉害的爸爸。
因为这,老师们对瑾儿都越发好了。
瑾儿回家提起小朋友们对自己的羡慕,还有老师对自己的夸赞,季柔在女儿面前夸赞她真棒。
等孩子睡下,就心酸落泪。
丈夫在前线的这些日子,她吃得少,晚上也总是惊醒,肉眼可见的瘦了。
赵青岚知道儿媳妇担忧儿子,还总是打电话过来,也不忘寄各种东西。
前线。
大娃如今军官职位不低,本可以待在帐篷内指挥,但他也和其余士兵一样,每日都在外头抗沙包,堵堤坝。
有时候,还会和战友一起划着救生艇救援被困的群众。
季柔在家瘦了,他也瘦了许多。
而且因为每天休息时间很少,又总是在奔波出力,人糙了黑了不少,手上也许多裂口伤痕。
偶尔靠在那休息的时候,他喜欢拿出妻子女儿的照片看一看。
看着照片上的人,他就告诉自己,要坚持住,等回去了,好好弥补家人。
在前线后后头通讯不便,好些天他才能找到一个机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每次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