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范进种田> 第四十七章千里驰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千里驰援(1 / 2)

范进将长乐军的四种品德定格在了四色军旗当中,这也是长乐军军魂所在。

为了让长乐军上下全都充分的理解这四色旗子的意义所在,范进安排冯剑等人,成立“长乐教训队”

这当然不是为了“教训”所有的军民,惩戒大家所犯的错误。那些事情自有“监督院”的人来做。这个“长乐教训队”的目的,就是要让各位军民知道,长乐军四色军旗代表的意义,长乐军的努力奋斗和战场杀敌,都是为了长乐军军民更好的生活!

而这就是为何长乐军经常出去打仗的原因。同时也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时时记起长乐军所拥有的崇高的理想。“教训队”这些人都来自最基本的士兵或是买来的义子,甚至是普通的流民,他们每日都和士兵们呆在一起,不仅让所有人感觉到这些“传话的”人与自己同操同练、同甘共苦,更加可以随时的将长乐军的声音倾听,必要时对长乐军中的一些不满或者怨气直接疏导。

有了这样的一层“润滑剂”,范进相信自己的精神层面的建设会事半功倍,而长乐军也脱离了原始军队的模样,有了近现代军队的影子,同时部队才算有了灵魂,有了持续为止奋斗终生的目标和准绳。

这个队伍的建立对于范进来说,比提升火炮性能和招募更多的士兵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先进的思想,如果没有灵魂,没有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的部队不会有长久的战力。

范进选的都是些心思活泛之人,如果有说书经验更是求之不得。作战未必勇猛,但口才一定要好。还要对于范进所灌输的信念深入骨髓的相信。所以范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把这些“教训队”的人员集中在了一起,天天进行亻专销组织般的洗脑和心灵鸡汤灌溉,无时不刻都在细讲“为”、“信”、“猛”,“毅”,他编了若干个前世记忆当中的小故事,还有糅合了众多能够记住的励志鸡汤,每天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操训,一起背诵军规条例。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后,

这些短期培训速成的“教训队”终于上岗了。

而时间到了这里,已经是崇祯七年的七月了。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还有四处打听来的情报,后金军队应该已经和大明进行了接触,而宣、大等地也应该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当中。不出意外的话,没多久崇祯帝就会通告九边,驰援宣大和京师,也就是“勤王令”。

具体的作战时间,范进已经无法考据。现在根据各方的动向来看,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发的时刻了。之前分析过,无论从战术层面还是战略层面,自己打通从青岛到宣府、京师的道路都是不得不进行的。再加上自己到目前为止仍未正式干预历史走向,自己的到来到底有没有将历史的轨迹弄跑偏,仍然是个未知数,所以范进在这两个月来,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只到七月初三这个黄历上写的“适宜外出、赴任”的日子,自己就将沙场点兵,千里驰援!

好在等到六月底的时候,朝廷已经通告各地,后金从蒙古边境涌入,恐对京师不利,希望各地抽调精锐拱卫京师云云。作为一个非正式的官员,范进是有权利知道这些消息的。虽然他从没有履行一个从九品教谕应尽的义务。

既然有了大义作为出行的理由,再加上算好了出行的日子,范进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他先是考虑进一步改进防具。通过曰本之行,范进命工匠协会收集作战部队的建议,充分改良头盔和臂盾。安排皮匠改良了头盔的悬挂系统,使之更好的排汗和便于穿戴。

之前的臂盾在实战当中,发现没必要做的这么大,便将后续的冲压模具更换,调整为更小的鬼规格。因为范进目前没有稳定的足量的铁矿资源,自己也无法冶炼钢铁,四处搜刮来的铁料参差不齐。所以范进暂时将薄铁臂盾做的比较厚。近卫战士们已经算是长乐军军中臂力较为出众的了,但是在强行军的状态下依然无法持久持盾。因为壁厚太厚,导致重量加大。而在敌人的弓箭射来时,不用这么大的面积利用斜面也可以有

效阻挡弓箭的伤害。

同时头盔的设计有必要调整一下,现在的头盔还是太笨重了,帽儿盔虽然拉风,但是加长了的帽檐的确妨碍了士兵头部的灵活。范进从善如流,安排工匠协会出人统计军中的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修改建议,并汇总出修改细则。同时将这个流程规定下来,以后不管研发什么武器、防具,都能按照事前思考,战场检验,事后总结修改的方式,逐渐的完善。

有了悬挂系统并且减重了的头盔,士兵们佩戴后非常舒适,得到全军上下一致好评。

第二件事就是火炮的打造。马大眼跟着迪亚哥,已经将六磅炮打造出来,并且通过测试,发现射程和威力都远高于现在长乐军当中主流的三磅小炮。

范进让工匠协会出方案,考虑如何快速的搬运和战场组装。这并不难,根据三磅小炮,这六磅炮仅仅是变更了口径,增大了材料的使用,整体结构并没有什么大范围的变动。况且范进当时做的角度尺和手轮位置调整,都能够顺利的嫁接到六磅炮上来。包括六磅炮需要的预装纸壳炮弹。

就在范进为远征的队伍装配了威力更大的六磅炮而兴高采烈时,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