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鸟虫争闹,村人都嗅到了异样的气息,就连赶路集合,也是闷沉。
祠堂前,大家没有进去,村长带着几个族老站在台阶上,心中默数赶来的村民。
“咳咳,大家都到了,长话短说,经过村里的一致决议,我们决定全村搬迁,赶到富春县住几天。”
这是让大家背井离乡啊,怎么也该群情激愤,可现实是大多数村民都非常的平静,甚至有人表示强烈拥护。
原来自从前几天有几只野鬼盯上他们村后,每天晚上聚集的野鬼越来越多,村民在晚上甚至不得不在村祠抱团,求得祖灵庇护。
“祖灵难道护不住我们了吗?我们在县城可没亲戚,去了住哪?”
“是啊,我们村可是五百多号人,官府能让我们进县城吗?”村长为了大家安全着想,可搬迁这么突然,难免大家有疑惑。
“铛,安静!”村长用力敲了一下锣,稳住众人听他解释。
“今天清晨村祠的香蜡全部折断,这代表什么?这是祖灵示警!明天清明鬼节之前必须要撤到县城。”
聚集在村祠前的村民,听完这话顿时脸色煞白,祖灵都让他们走了,那就一定要走。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官府法度之力,可县城没有鬼魅袭击却是众所周知。
示警的真假,没人怀疑,黎家村祖灵是村长的祖先,一位前朝举人。
虽然其家族没落了,却仍然庇护族嗣繁衍不息,大部分村民都能说是这位祖灵的后代。
就说最近一甲子,村中老人还有记忆,祖灵已经示警两次,每次都挽救了村子。
“大家放心,越王下诏,各地城池不得拒绝乡人进城避难。”这时,不知道从哪来又钻出来一个衙役,站出来大声说道。
“三娃,我还说你小子进城了,就忘记照拂家乡父老。”
“现在看来三娃还是有良心,大事面前不墨迹。”
“好孩子……”村民们一下就认出来,这是村里出去的后生,赵三益。
赵三益被人夸得有些尴尬,这可不是他自己要回,而是村长一大早派人去请他回来的。
他自从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了在富春县立足的机会,就再也没有回过黎家村。
因为赵三益姓赵,在村里属于外来户,他父母早亡,赵三益并没有感受到村里人的温暖,反而是有意无意的调侃中伤。
“三益是县府的人,他说的能有假?富春县城要是不给我们进,我就带你们去杭州告状!”
“时间不早了,大家快回去收拾,多带点口粮。县城再近也要一个多时辰,晚了可就走不了。”村长借着赵三益身上的这身官皮,很快就说服了村民。
就在大多数村民要离开时,黎大有喊了一嗓子:“村长,祠堂钥匙给我,我不走。”
“咋的,大有,挣了几个钱,分不清东南西北?”村长有些不满黎大有挑衅他的权威,直接出声质问道。
好歹他家祖上是举人,哪怕如今败落只能当个村长,也不是黎大有这种没底蕴的“爆发户”能比的。
“大有,是你家婆娘快生了不能走远路吧?”这时一个耄耋之年的族老走了出来,轻声问道。
“回七叔公,是的,我愿意留下来守祠堂。”黎大有对老人恭敬地回道。
“唉,大有家的是快了。”
“我家有牛车,再铺些稻草……“
“你可别出些馊主意,黎大有那么有本事,能想不到你前面?”
……
半个时辰后,在生死压力的逼迫下,大多数黎家村的人都赶到了村头,他们将结伴离开。
大包小包,牛车驴车,甚至连家里养的猪都带上了,也不知道县城怎么会让他们养。
黎大有和十多个走不动的老人,目送村民们远去,随后默默回到祠堂。
令人讶异的是,富春县衙役赵三益不知何时留在了祠堂,他一身皂服,抱着朴刀立在大门口。
“赵三益?你小子怎么还不走?”黎大走上去,一巴掌拍在赵三益的额头上。
如果说赵三益对黎家村,有最后一点感情,那这点感情就是黎大有。
赵家作为村里的外来户,很少有人会关心他们的死活,只有黎大有,时常去接济,即使他自己当时也就混个温饱。
可以说没有黎大有,赵三益也活不到这么大,更别说还能进城,留在县衙里面。
“黎大哥,我要留下来保护你们,我是官府的人,鬼魅不敢靠近。”赵三益认真地回答道。
“你一个白役,能顶啥用,滚,滚。”黎大有当时就急了,他可能不能把别人拖下水。
赵三益一看黎大有这样,知道衙役的身份难以说服,一咬牙,从腰间掏出一块木质令牌,展示了一下。
“黎大哥,我现在不只是衙役,还是捕头,正经的令吏。”
“你小子,混出头来了!”黎大有一看令牌,还真是令吏规制,不由得赞叹道。
在越国,如果只是普通白役,就算充作县衙三班,那也就是临时工,一个铜子都没有。
可要是捕头,那就是正经的县衙经制之员,是需要按月发俸禄的。
黎大有瞥了一眼身后的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