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琳跟着团队飞到了波士顿, 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波士顿,所有事对她来说都很新鲜。
罗宾·威廉姆斯已经在波士顿等着他们了。像他这个级别的演员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往往会附赠一个要求列表,都是剧组要提供的额外待遇, 比如食物、居住环境、随行人员和交通方式等等各种细节上的要求。乔琳就往往会要求剧组为她的助理和保镖提供居住地,还有特别的饮食列表。
可罗宾的要求是乔琳见过的最特别的, 他要求剧组雇佣一定数量的无家可归的人。这种要求乔琳是第一次见,非常感人。她总觉得大家喜欢罗宾·威廉姆斯,跟他本人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这次剧组的选角她基本没有时间参与, 都是由导演和选角导演一起决定的。毕竟主要演员在剧组开始组建之前其实就已经确定了,而剩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发现威尔天赋的吉拉德·蓝伯教授。导演格斯选中了瑞典演员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这位1982年的柏林电影节影帝演技不俗,乔琳没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情况与他们刚刚开始组建剧组时有点不同了,马特已经被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选中,出演他的新项目《造雨人》的男主角。
马特当时非常兴奋地把合同拿给她看,为了向她证明他确实有能力担纲主演。乔琳倒是一直没怀疑过他在演技方面的能力,只是觉得这家伙时来运转了, 连续拿到两个不错的男主, 大家很快就会记住他的。
马特说科波拉是看中了他在去年上映的《生死豪情》中的表演。他在里面演一个因为目睹一起军队丑闻事件而被愧疚折磨的军医。这个角色的设定是药物成瘾, 精神崩溃, 应该很瘦。他为了表现这个角色, 用了很极端的方式减重,减掉了整整40磅。
他那时候每天喝4-6壶咖啡、跑十二英里,几乎不吃什么东西, 瘦得可怕。他甚至不能亲吻他当时的女朋友,因为他会闻到女友吃过的食物的味道。这种减重方式没有经过医生的监督,导致他患上了血糖失调,到现在还需要服用药物来调整身体。
乔琳被他这种精神折服了。事实上这两部电影她都有收到试镜邀请, 不过《生死豪情》是没档期,而《造雨人》提供的那个被家暴的女性角色实在没什么意思,乔琳都回绝了。
等主要工作人员都到齐后,罗宾提出来想为拍摄找点波士顿的感觉,想去南波士顿看看。乔琳一听完头都大了,南波士顿就跟洛杉矶的市中心一样,同样被帮派暴力所困扰着,乔琳不知道他们这一行人要怎么在南波士顿的街头闲逛而不被盯上。
乔琳抱怨说:“难道你们都已经忘记了怀特·布尔杰的势力范围在哪儿了吗?他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上了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逃犯名单的!”
而且她有点地域歧视,波士顿街头的醉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马特和本这两个本地人比乔琳更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可罗宾、斯特兰都有点跃跃欲试,她也只能由着他们几个人跟着司机一起闲逛。头几晚没出什么事,直到有一天晚上他们去了南波士顿中心的伍迪家L街酒馆。
不知道是本头上倒扣的帽子,还是他们认出了罗宾,总之他们把一群醉汉惹恼了,差点被围攻。
罗宾后来说他根本听不懂那些人过重的爱尔兰口音。
乔琳听着本在那里带着兴奋和激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她头疼得要命,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来兴师问罪的工会代表和保险公司了。
最后她一拍桌子,“听着,本,马特,别再带他们去任何地方闲逛了!我可不想接到电话说你们谁被打进医院了!”
不过最后罗宾还是成功说服了乔琳,他们把L街酒馆加到了拍摄场景中。即使他的角色根本没在这个场景里出现,他也非常在乎这一点,他喜欢那个酒馆的南波士顿风格。
乔琳对此感到非常无奈,却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制作人和创意团队往往会有分歧,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乔琳夹在两个立场中间,头疼得要命。
拍摄第一天,马特和本非常激动,甚至还流泪了。两个在好莱坞挣扎了几年的男孩终于看到自己花费了5年时间准备的剧本开拍,这其中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表。
马特曾经在去年私下里向乔琳表示过担忧,签合同时他已经26岁了,如果今年再不能开拍,他可能就会变得太老没法再演威尔这个角色了。本虽然比马特小两岁,可他也一样,他们能扮演大学生的时间都在流失。
不过还好,他们都成功在年龄的时钟敲响前搞定了这件事。
乔琳最近也有同感,她也觉得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饰演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角色了。就像在《泰坦尼克号》里扮演露丝一样,这是她唯一饰演过的角色设定年龄小于她本人年龄的角色,以后她都可能不会再有同样的机会了。
尽管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跟年前没有什么变化,可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自己不再像18、19岁时那么单纯了。
乔琳又在片场再一次见到了卡西·阿弗莱克,他演剧中主角威尔傻乎乎的街头兄弟,跟他的亲哥哥本一起表演。乔琳有的时候觉得这个选角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