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身后一挥手,便有数十个侍卫拿着铁锤铁铲等下河凿冰,往下凿了近一米深,才看到清冽的江水,并许多肥硕的鲜鱼。
父子俩见到鱼群翻涌,心生喜意,也纷纷下河,待靠近一嗅,果真只有江水的清新冷冽,并无鱼腥之气。
午膳便是全鱼宴,虽然全部菜肴都是鱼,但御厨们熟练掌握八大菜系,做出来的每道菜风味独特,口感极佳,并不叫人觉得腻味。
父子俩尝过都觉得好,嘱咐侍卫们多多打捞。
**
膳后不久,康熙接到了京中奏报。
“都送来了,可还有别的?”
明明临走之前,他特地嘱咐过贵妃要多写信,要详细些,结果出来一月,只收到了一封家书,寥寥四五百字。
在康熙眼中,四五百字确实是寥寥数语,不足以表述衷情。
“回皇上,今日送到的就这些了。”梁九功就是康熙肚子里的蛔虫,康熙在意的,他能猜到大半,便特意迎合道:“贵妃娘娘的信,或许明日就到了呢。”
康熙横了他一眼,“聒噪。”
梁九功讨好一笑,连忙闭嘴,左右各扇了一耳刮子,安静的当柱子。
康熙收到的这封信是福建总督姚启圣写给他的,是一封辩驳、自荐的信。
月前他收到了施琅的信,施琅打算五月带兵出征,并认为总督姚启圣虽有经纬全才,但生长北方,汪洋巨浪之中恐非所长,让其驻厦门居中节制①。意思很明显,施琅嫌弃姚启圣,怕他拖后腿,想甩开他。
姚启圣在福建经营许久,唯一愿望便是收F台湾,眼看夙愿就要实现,岂能甘心被撇下、错过见证历史的关键时刻?故特意上奏争取机会。
“臣锐意灭贼,视死如归,虽生长北方,然今出海数月,荷托皇上洪福,臣亦安然无恙,不呕不吐,何以知臣出海竟无所长?”②
康熙思忖一番,便同意了姚启圣的请求。另指派工部右侍郎南怀仁速速前往福建,襄助水师制造火炮。
康熙批复完毕后,立即派人送发出去。
晚间,康熙处理完政事,便前往儿子们的房中考校其课业,考校完以后,康熙单独留下了胤礽。
“皇阿玛,可还有指示?”胤礽留了下来,见康熙一直不说话,便主动出言相询。
康熙掩鼻咳嗽了一声,这话有些难以问出口,但终究耐不住心下好奇。
“胤礽啊,贵妃近来可给你寄过家书?”
胤礽点点头。
“你收到了几封?”
胤礽数数手指头,“一二……五、六封。”
六封!这么多!
康熙心中浮起一丝不平,怎的给胤礽就如此多?对他,一封便打发了?
“哦,贵妃还真是关心胤礽呢。信呢,给朕瞧瞧。”
胤礽有些犹豫,但上首的皇阿玛目光灼灼,一副不拿到信不罢休的姿态。这番较量终究还是胤礽低头认输,从楠木信匣里取出六封信递给康熙。
康熙接信之前还有些许吃醋的,待看过信又平衡了。
贵妃虽给胤礽写了六封,但每封信只有寥寥几十字,拢共加起来也不超过四百字,还没给他一封的多呢。况且这里面还有贵妃叮嘱胤礽,叫儿子多关心他这个老父亲的话,他又占了一成。
总的看来,贵妃待他更上心。
蓁蓁若是知晓他心中所想,定会呵呵一笑。
为什么愿意多给胤礽写,当然是简单好写啊,人家又没提要求。
为何要加上问候康熙的话?那不就是备着康熙抽查嘛,瞧他现在看别人的信,是不是就高兴了许多?
嘿嘿,这就叫料敌于先,提前预判了你的预判~
胤礽不明白,怎的皇阿玛看完信,心情更好了。
临走前,康熙拍拍胤礽的肩膀,“胤礽,今晚不必再温书了,好好休息,明日启程返京。”
说完这话,康熙自是回房歇息,梁九功则向下头众人传话,开始收拾行囊。
一听到回京,下面的人感动得眼泪哗哗,可算是回京了,这老家实在呆不习惯啊。
都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可这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看得人眼睛疼。是以收拾东西时可积极了,要不是担心吵到主子们,就敲锣打鼓的庆贺了。
次日,用过早膳,康熙便带着众人回京。
回去的路上,是越走越暖和,身上衣服越来越轻便,入山海关后,沿途的道上花都开了。
鸟语花香,这才是春天嘛。
歇息的时候,梁九功走到康熙边上,“皇上,宫里来信了。”
康熙看见信封上熟悉的字体,立马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仅一行字,却叫他龙颜大悦,随即将它收入怀中。
饮尽手中热茶,康熙催促众人上马继续前行。
哎,不是说驻扎歇息,明早再赶路吗?
胤禔天天骑马,大腿两侧隐隐发疼,才歇一会又要走,十分不情愿。
他凑过来问胤礽,“你瞧见信上写的什么了吗?是乌库玛嬷身子不好,催促皇阿玛回宫?”
胤礽给了他一个白眼,“皇阿玛方才一脸喜色,若真是乌库玛嬷不好,他能笑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