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听了后有些意外, 随后露出有些高兴的笑容:“真的?这是好事啊!”孙守是个稳重的人,没有影儿的事,他绝不会说出口。
要升官, 你不可能光等着调走,要请托关系,拉胧人脉。要选礼送礼,先得打探别人喜欢什么, 投其所好……
这是个人情社会, 要升官, 本事好只是基础,有关系才是重点。
老师人在汉中府,与京城离的远,但操心的事并不少,而且遇到这重大事,就没心思关注宴席的事了。
顾思很能理解,一点都不生气。
说到底, 他心里对拜师这种仪式的重大与否, 并没古代人这么在意, 他有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府做老师已经足够满意了。
孙守看顾思是真的不在意,心下松了口气,笑道:“别说出去啊,还在走关系, 不知道成不成。”
“这我晓得。”顾思应着, 顺口说,“难怪我三外公最近都忙得很。”肯定是知府要抓好府里的经济农业教育等方面, 不能出什么差错。
晚上的时候, 孙守就对孙知府说:“他没失落, 你不用担心。”
孙知府沉默了一下,笑道:“他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没失落,要么本心纯粹,对他这老师不带什么功利之心;要么性情好,面对上层阶级没自卑之心,也就不会渴望得到别人认可。
顾家一个乡绅之家,竟然养出了性情这么好的孩子,真是难得的很。
孙知府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还是他一忙就没那么重视这个弟子了。不,应该说,他一直把顾思放在孙守恩人的位置上,没放在弟子的位置上。
位置不同,想法就不同。
这世上从来都是钱财易给,真心难付。
只是他对这个弟子是越来越认可,越来越喜欢了。
“那当然!不然他怎么会入了我的眼?”孙守自豪的应着。
人的感情都是在相处中慢慢得来的,顾思也不可能苛求孙知府刚认了他就把他放在心上,他在学习中,与乡试题做着奋斗。
他真没想到乡试它不只考文,它还考理综啊!
比如他正在看的这道题: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凡见于经传者,其词可举欤?
众星之……
占天以二十八宿为纲维,分度以赤道为则,而唐一行考四宿分度与古不同,至宋皇祐初又与唐异,……又有谓恒星东行、岁本无差者,其说可详欤?
句股算术,西法较古术为密,言天得诸实测,言算取以捷法,如平圆浑圆、八线三角,其详可推欤?
后有取古法 《九章》 句股测量与新法……
伏读 《御制数理精蕴》,通中西之异同……*
一共有六个问题,每一个小问题都要回答。
是一道综合了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的正经乡试题。
这里有些知识,先不管对错,反正他没学过。
要说答,肯定能答上几句,毕竟在现代见得多,不过肯定不能得高分。而且他不知道这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要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答,说不得还要被老师批评空想、不务实。
乡试的题很长,长到像一篇短的文章,不像童试三级考试,题出的都短。
答起来就更难了。
至于生物、化学、医学、农林水利等,乡试题里它都有可能考!
不可能因为到了古代理科就不用学了。
虽然理科不重要,但是得学。
顾思要学的东西一下子巨增。
孙知府问两人:“这是嘉庆九年那一科,江南乡试第三场第三道题,你们觉得,这种题重要吗?”
乡试最重要的是看第一场,第一场答好了,只要后边两场不出错,基本就不会有问题。
是以,从实际情况来讲,乡试第三场的题并不重要,反正远没第一场重要。
不过顾思和孙守都是谨慎稳重而聪慧的人,不会真的摇头说不重要。
顾思点头:“重要!”
孙知府看了一眼没点头的孙守,点顾思:“你说说为何重要。”
顾思站起来:“文无第一,乡试上能人备出,要是第一场试卷很难分出高下来,第二场第三场答的夺目,就有被选中的可能。”
顾思就是这样理解的,乡试第二场和第三场都是加分题。
孙知府点头:“对,虽说第一场最重要,第二场第三场同样重要。以前有人,第一场没被选中,结果第二场答的好,让考官惋惜,第三场答的更好,让考官遗憾第一场落了他的卷子。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顾思很捧场的问。
“考官怜惜那考生的才华,又想了个办法,把他选中了!”
他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喜,他就挺喜欢理科,看来这是加分题啊。
“是以,以后你们在杂学上也得用些心,不可一心扑正场上去。”
顾思连连点头。
结果,孙知府布置了要看的书,等走了以后,课间休息时,孙守竟然对顾思道:“你可别听我爷的啊。”
“啊?”顾思有些讶异。
孙守认真道:“第一场没选中的卷子,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