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县令进了院子,屋里热热闹闹的声音忽然就安静下来。
李福生快步进屋,通知大家道:“县令大人来了。”
沈全禄一家唬了一大跳,连忙手忙脚乱的站起来,给县令大人行礼。
周县令免了他们的礼,还亲手扶了沈全禄一把,可把沈全禄得激动得,连声说不敢。
这让跟在周县令身后的村正和村老们无比羡慕。
被县令大人亲手掺扶呢,以后说出去,可有得吹牛了。
进了屋,除了沈长盛坐着没动,沈正凌几人也向周县令行礼,周县令之前就不要沈正凌顾元元向他行礼,如今两人身份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周县令就更不可能让两人行礼了。
他一把拦住沈正凌:“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沈公子何必如此客气。”
沈正凌就道:“这些年承蒙县令大人照顾,我们一家才少了很多麻烦。”
当着沈长盛的面,周县令哪里会认下这个功劳,连连摆手道:“沈公子这么说,本县可不敢担。”
“说到底,应该是本县感谢沈公子和少夫人才是。”
“两位研究出提高效率,节约人力的农具,这是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
“本县是沾了两位的光,才能在皇上面前挂个号,不感谢两位都说不过去。”
沈长盛听到周县令这么说,明显愣了一下,问周县令道:“那个农具,是他们献上去的?”
他虽然日日忙着练兵,并不是很关心朝政,但是朝廷推广新农具这么大的事,还是知道一些的。
就连军营里很多士兵都说,新农具的出现,替农民节省了很多力气,发明这几件农具的人,做了大好事。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造福千家万户的农具,居然是沈正凌和顾元元给弄出来的。
周县令这才正了神色,给沈长盛行礼:“下官见过沈将军。”
沈长盛身份揭晓,躲在一旁装鹌鹑的村正村老等人瑟瑟发抖。
其实刚刚进屋的时候,看着忽然出现的沈长盛,他们心里就有了猜测。
只是最终答案没揭开之前,他们总是心存侥幸。
如今,最后那点侥幸也不存在了。
沈长盛,就是他们等了大半天不见人影的大将军!
至于沈长盛对他们的印象好不好,这个已经不用问了,就从把他们谅在村口大半天时间就能得出结论。
特别是想到刚才居然还用大将军来
威胁沈正凌,村正村老们更是欲哭无泪。
李福生倒还好,虽然有些拘束,倒不是太紧张。
他跟沈正凌一家的关系不错,这不,刚才还特意把他喊来吃饭呢。
沈长盛摆了摆手,对周县令道:“不用这么多虚礼,那个农具到底怎么回事,你之前怎么没跟我说?”
周县令:“……”
我怎么知道你们都父子相认了,却放着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说。
本来嘛,如果沈正凌只是一介平民,就算献上农具,所得也无非是些金银赏赐,最多落个好名声,其他实质性的好处,其实都不是太多,也就是赚个吆喝。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种赏赐反而是最好的,实惠,而且也不会给自身招祸。
但是,如果献上农具的人,是将军府的公子,那这个结果,又不一样了。
这就是仕途上的政治资本,就算沈正凌没文化,没其他建树,只凭这造福万民的农具,也能给自己捞个官身。
就算他什么也不会,也有个虚职安置他。
所以,周县令是真心以为,沈正凌会把这事告诉沈长盛,在京城的时候可以好好运作一下,哪曾想……
不管怎么样吧,面
对比自己大的官,就算是背锅,也只能勇敢承认错误。
周县令诚恳表示:“是下官的疏忽,没有把这事提前告诉将军。”
沈长盛问沈正凌:“你还能研究出来农具?”
沈正凌正色道:“不能。”
“准确的说,那些农具,都是娘子鼓捣出来的。”
沈长盛更意外了,忍不住说道:“你媳妇看起来,也不像是个会种地的啊。”
还别说,沈长盛的目光挺准的,一眼就看出来,顾元元就不是种地那块料。
沈正凌道:“那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呢。”
“娘子虽然不会种地,可她知道怎么提高种地的效率,比会种地可强多了。”
沈长盛莫名其妙:“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我也没说你媳妇不会种地不好。”
“我是想说,你这媳妇娶得好,不会种地也能想办法改善农具,比会种地的可强多了。”
沈正凌这才高兴了:“那是当然,我媳妇厉害着呢,会的东西可多了。”
那得瑟的样子,沈长盛差点没眼看。
这还不算,沈正则也跟着一起起哄:“爹,大哥说得对,大嫂可厉害呢。”
就连周县令都说:“少夫人胸藏丘壑
,是个有大才的人。”
顾元元成了将军府的少夫人,小娘子这个称呼,周县令是不敢喊了,显得太不尊重人。
沈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