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很快跟随推着治疗车的护士来到急诊输液内。
几个病人家属关切的围在病人的身侧,胖子的带教老师正在在患者进行着心肺部的听诊。
患者头发花白,身体羸弱,肤色透出不健康的蜡黄,还隐隐有些发黑。
此刻正躺在输液床上,额头上渗出汗珠,两眼紧闭,口唇无力地闭、合,但就是发不出声音,四肢无力地瘫软着。
他的呼吸急促,胸廓已经开始不规律的起伏。
旁边的护士手里拿着20ml的注射器,手足无措,目光无神,瞳孔已经开始放大,仿佛阿托品化一般。
再仔细一看,这个护士就是早上给秦霄搭台的贾护士。
“患者情况紧急,需要立即请icu会诊!”胖子的带教给患者做简单的查体后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虽然不清楚患者现在的症结所在,但是作为一名急诊科的资深主治医师,他的几十年的职业素养告诉他,这个患者病情危及,随时有恶化,死亡的风险。
“你们急诊科的医生就会请会诊,其他的处理一样的不会做?”,这样的处理明显已经引起这位患者家属的不满。
“给他接上心电监护、吸氧、测血氧饱和度,开通静脉通路。抽血查心肌酶、血气。再做一个18导的心电图,请床旁的心脏彩超和床旁胸片。再请心内科,神经内科会诊!”急诊科的副主任杨丁伟此时也下了一连串的口头医嘱。
刚才的推治疗车的护士手法及其熟练,已经迅速接上氧气,给病人连接上心电监护。
刚才病人浅快的不规则呼吸,秦霄第一时间在脑海里的反应是严重的酸中毒引起。但是病人现在的状况秦霄一概不知。
秦霄迅速找到一台空闲的电脑,开始浏览病人信息,查看病人相关病历和检查结果,包括治疗方案等相关信息。
虽是十万火急的抢救也要了解清楚病人的基本情况,否则也是抓瞎。在不清楚病人情况的状态下,盲目制定治疗方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患者熊能,男,69岁。胃Ca术后6月,因腹痛、反复腹泻5天来诊。
查体: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
急诊科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是简单的调节肠道菌群,补液,阿托品解挛等对症支持处理...”
现在从简单的病史和治疗方案来看都没有看出明显的问题,符合的医疗常规。而在患者刚才的患者的情况来看,患者已经将急诊科开具的液体输注完毕了.....
患者除了既往有胃恶性肿瘤的手术病史,都没有什么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基础疾病,也没有心绞痛,突发意识障碍的病史。
虽然急诊科补液的方案里也有氯化钾,(钾离子,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在体内正常范围是3.5到5.5mmol/L,浓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对机体有很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但由于患者腹泻时间相对较长,急诊科补液的量也在安全范围内,不会造成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这样危及的情况首先考虑心梗、脑梗、脑出血、肺栓塞等心脑血管意外的急症,但是患者的症状虽然跟这些疾病沾边,但是却很不典型。所以秦霄暂时排除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秦霄即使看完整个病程记录及医嘱信息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所在。
等等,秦霄在医嘱栏继续往下滑动,突然看到一个很扎眼的医嘱:
生理盐水封管。执行时间是5分钟前。
一般急诊需要输液的患者都是临时开放的体表静脉通路,而封管的操作则只是出现在PICC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主要优点是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造成的疼痛),和输液港输液结束后。
PICC和输液港一般也只会用在需要长期输液、术中补液、以及长期化疗的病人。
秦霄刚才已经注意到熊能脖颈处没有PICC置管的痕迹,那这位患者由于胃癌术后需要长期化疗,很大可能放置了输液港。
“患者的心律越来越慢了!”一位护士看着心电监护惊呼。
“阿托品,0.2mg,静推。”杨丁伟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发出指令。
刚才惊慌失措的贾护士似乎已经从刚才的惊慌中缓过神来,拿起一瓶盐水稀释阿托品。
秦霄看着贾护士手里的盐水,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是浓度!她用的是10%的盐水,而不是生理盐水!!
秦霄突然反应过来,在心里暗叫不好。
说时迟,那时快:
秦霄迅速夺下贾护士手里的盐水瓶,并问道:“你封管用的也是这瓶盐水吗?”
“是,是啊。怎么了?”贾护士脑子一时有些发懵,下意识地回答道。
“你这...这不符合无菌原则,开过的盐水用过一次就不能再配其他药水了!”
秦霄几乎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去,但是他话到嘴边又换成完全不一样的说辞。
“10%葡萄糖酸钙20ml+10%葡萄糖20ml缓慢静推,
2.5%碳酸氢钠100ml快速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