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看的报纸是一家有英*格兰背景的媒体,报纸援引了英*国金融时报中说的一句话,“这是中国金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当然他们可能不知道,就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最黑暗的一天也将发生在他们自己头上,巴林银行的倒闭不远了。
李卫东虽然已经不再持有日经指数的看跌期权,但是依然关注着日经指数,经过一个小反弹后,最近正处于持续下跌的趋势中。
他虽然也后悔平仓过早,不然还能多赚一半,但是心里也知道,若是让他继续建仓,继续炒作,也没有那个心劲。
但是看着日经指数这个跌势,李卫东就知道巴林银行爆仓,恐怕就在这几天了。
不知道到那个时候,金融时报会如何评价他们本土的证券公司,会不会用“最黑暗”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词汇!
要知道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327国债相比,更具有戏剧性,更显幼稚,更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一个金融行业类的公司,尤其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这类杠杆比较高的金融机构,更以风险控制为其生命线。
至少最基本的失误不能犯,不能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但是巴林银行却能干出这种事情来,一锤子下去,不是八十,而是八亿,单位英镑,直接整破产了。
让交易部门和清算部门归同一个人管理,甚至没有监控,每日的财务报表漏洞百出,却没有人能看出来。
这位年轻的总经理,即使在监狱里也认为,他所做的这些违规行为理应受到阻止,而且也能够被阻止。
虽然这么说有撇清责任的嫌疑,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著名投行,其内部的风险管控形同虚设。
李卫东继续看着报纸,随着国债327的落幕和定格,后面肯定会有一系列紧随的问责,这不仅是中国的特色,全世界都一个样。
虽然最后的处理决定还没有出来,但是李卫东知道这件事所牵涉的所有人,无论是受益的还是亏损的都交没有好下场。
若是用封建迷信的方式来解释327国债,简直就是沾染瘟疫的孽障,谁沾谁倒霉。
李卫东不是可惜这些人,若是用有罪推定,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更何况这些玩弄资本的人。
只是觉得中国好不容易出生的债券期货市场,就此陨落,有些可惜。
而且威赫赫的万国证券谁将会随着没落,若是万国证券不出这么一档子事,以他发展的速度,估计真能成为中国的美林。
毕竟此时,万国证券已经在海外有不少的分支机构,而同期的国内其他证券公司,还没有摸清投行的真正意义。
后来的万国证券被工商银行的申银合并成为申银万国,后来又和宏源证券合并成为申万宏源,总之是越来越没落了。
李卫东想要插手万国证券,旗下也能有个证券公司,但想到其中的门道还是不敢介入,估计现在万国证券在风口上呢,谁碰谁倒霉。
李卫东合上报纸,其他的报纸不用看,估计也都是这方面的报道。
毕竟现在港岛是在英的治下,又是发生在内地的金融事件,他们怎么能错过这个宣传的大好机会。
他们得竭尽所能的让全港人知道这件事情,借此说明大陆的金融市场还是不靠谱的,不要报太高的幻想。
李卫东没有等太久,没过几天,英格兰这个“大英”的央行宣布,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损失十亿美元以上,资不抵债,倒闭。
消息传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东*京股市暴跌,伦*敦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直接跌去了三成。
李卫东拿着几天前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对照着看起来,虽然事情差不多,但是报道的风格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强调人为,一个强调制度,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李卫东看了嗤笑不已,但是舆论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你有什么办法。
也是这天,在米国旧金山硅谷,一家比较普通的咖啡店,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两位年轻的男子,其中一位具有典型的东方面孔。
两个人,面色焦急,不时的看着手表,频繁的望着窗外,明显是在等人。
“杨,你觉得付小姐会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吗?”老外问这个东方面孔的男人。
“说不好,但是他能这么快抽出时间和我们谈,我想我们就有机会!”杨远志面色平静,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
“我想也是,三个月前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她能拿出四十万美金,当做创业资金,现在她没有道理不同意!”
老外虽然说的洪亮而肯定,但是话里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自信,说这话的意思多半是给自己打气鼓劲。
“大卫,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就算是付小姐不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还有红杉资本,我能看出来她对我们很感兴趣。”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现在都必须要扩充资本,来打响我们的知名度,不然仅靠现有的收入很难维持日常运行!”
杨远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