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 第四十八章 步入正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步入正轨(1 / 3)

方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大马路上被一个还没入职的下属给强吻了。

所幸,窗外的雾霾够厚,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赶忙推开对方靠过来的身子,方舟脸色难看的看着窗外。

一路无话,汽车走走停停最终还是来到了西站,在庄妍妍的目送下,方舟背着电脑带着口罩独自走向了西站的入口。

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庄妍妍独自坐在车里,点燃了一根细烟,接通了电话。

“喂,土豆,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一个如同百灵鸟的女声从话筒里传了出来。

“喂,地瓜,我是不是老了,魅力大不如前了?”庄妍妍打开化妆镜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

烈焰红唇,脸上也没有任何的痘印。

“咋了,是不是见人家三观挺正,对你的美貌完全不为所动?”

“三观正有什么用?你得五官正!要我说你这整天不出门,真是可惜了张的一张好脸了。再说了,目标可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哦。”

“悠着点,这次的目标虽然背景不是很厉害,但是经过测试,智商已经达到了上世纪三钱的水准,老板看的很紧,你可千万别把人榨干了。”

“安啦,安啦,知道了,对了,你给我办的这个假证靠不靠谱,被哪天我进公司的时候被人给识破了咋办?”

“放心吧,反正你的日耳曼艺术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真的,谁管你的人力资源证书是在哪里考的,你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我都已经伪装好了,不会有任何的意外。”

“算了,我还是回去看看书吧,希望不要刚进公司就被识破。”

2021年12月3日,天格计划的GRID-02天文立方星载荷观测到的宇宙伽马射线暴事例GRB 210121A及其物理分析的论文在线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al)上。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天格团队合作完成了这次天格观测数据的处理和物理分析。这是天格计划首篇正式发表的伽马暴科学观测结果,也是国际上同类微纳卫星(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伽马暴探测项目中,首例取得科学发现和论文发表的伽马暴事例。这项工作表明该类微纳卫星在空间天文粒子探测、前沿天文科学观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格计划“是一个以本科生学生团队为主体的空间科学项目,其主要科学目标为寻找与引力波、快速射电暴成协的伽马暴以及其它高能天体物理瞬变源。其特色是利用立方星(分米级别的小卫星模块)平台,搭建由多个小卫星组成的全天伽马射线暴监视网络,用以探测和定位伽马射线暴等天体瞬变源。相比于综合型、高功率的大型卫星,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2021年底发射的质量高达6.2吨、成本已逾数百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立方星具有模块化、低成本、短周期的特点,能够实现大卫星无法实现的快速发射、多颗组网、全天覆盖,还可以降低风险与成本。天格计划预计利用10-24颗立方星在500-6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进行组网,在2018~2023年内逐步完成。这一方案能够实现对短伽马射线暴真正的全天覆盖探测,并可通过时间延迟和流强调制的方式实现有效定位,可保证不错过任何一次与引力波暴发成协的短伽马射线暴,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2016年,天格计划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天文系共同发起,目前有南京大学、中科院高能所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共同参与合作。南京大学、BJ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天格团队也将完成卫星载荷的研发调试。截至目前,天格计划已于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和12月分别发射了三颗天格卫星。天格02星(GRID-02,见图2)已积累了5个月的科学数据,其首批科学数据已被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接收,未来将对科学界保持开放共享。

南京大学天格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江苏省双创计划、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双创办公室等的有力支持下,成立了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天文专业优势,开发了科学数据产品分析的流程管线(pipeline),设置了富有特色的科创融合课程,展开对小卫星探测器的研发。目前,南大天格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首颗南大-川大合作天格立方星——天宁星——载荷的地面试验,预期于2022年3月发射。同时,南京大学天格小卫星团队经过1年半的研发、设计、实验论证,于2021年10月最终确定了自主设计的第二颗立方星——应天星——的载荷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用可编程逻辑门(FPGA)芯片替代原有的单片机(MCU)芯片,充分利用可编程逻辑的并行性、高性能和灵活性等特点。这个方案在本领域内具有前沿创新性和独特性,充分体现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项目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天格计划的主要科学观测目标是伽马射线暴。宇宙伽马射线暴是人类已知最剧烈的天体物理过程之一,是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前沿。2020年11月清华大学天格计划团队研制发射的天格02星载荷成功开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