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同庆寺原本只是潭州地界一个不出名的山野小寺。
在一年前,这间寺庙甚至就连正规的文书地契都没有,属于不被官府承认,时刻会被回收土地、驱逐僧侣的无名寺院。
除了沩山脚下那些常年被接济的乡民之外,根本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同庆寺的存在。
但自从一年前开始,同庆寺的名声却逐渐在沩山附近、乃至于整个潭州都广泛传播了开来。
说同庆寺有隐世高僧的有,说同庆寺祈福祷告灵验的有,说同庆寺的和尚能够降妖除魔的也有……
最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乡绅贵戚时不时的开始前往同庆寺烧香拜佛,引得一大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跟着上山祷告。
于是久而久之,同庆寺在整个潭州地界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不过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同庆寺也只是潭州地区几大知名佛寺之一,还远远称不上达不到独步潭州的地步。
真正令同庆寺名声大噪的是,同庆寺的慧寂和尚公开表示自己要举行“辩经大会”,希望广邀潭州地界的所有佛寺进行辩论。
在这个佛教氛围盛行的时代,慧寂的这种做法这无异于在向潭州其它的寺庙挑衅。
其严重程度简直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这群渣渣没我厉害,我才是佛门正统。
结果可想而知,潭州的其他佛寺纷纷上门进行,结果却一个个都在辩法中输给了慧寂。
不仅如此,慧寂对于其他路过的僧侣也通通来者不拒。
只要是来同庆寺的,慧寂都愿意接受对方的辩法挑战,赢了就可以带着丰厚的礼品回去,输了也能在同庆寺借宿一宿。
这对于游僧们来说简直是再优厚不过的条件了。
因此,同庆寺大殿的辩经活动从开始的那一天起就没停过。
精力远超常人的慧寂对于所有挑战者都来者不拒,一对一、一对十、甚至一对百的辩经大会他都举行过。
用慧寂自己的说法,自己修行佛法是为了自度,也是为了度人。
自身修行如饮水,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这并没有什么难的。
但想要度人,想要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就必须从各方面让对方都心悦诚服才行。
而这就需要极其强大的辩才,以及机智百变的思维。
曾经有一位接受挑战的高僧对此嗤之以鼻。
因为就连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都只有五百门徒,而其中得其精华者更是只有十人。
慧寂想要辩赢对手很简单,可要想让对手心悦诚服的认同他的观点,却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此,慧寂只是淡淡的表示,自己从没想过一步登天、更没想过如佛祖一般普渡众生。
与自己辩法的千百人中,只要有十个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自己就算是成功的了。
而那些认同自己观点的人中,又有一个人愿意将这种观点传播出去,那么自己这一生都是成功的了。
佛祖释迦牟尼一生有五百门徒,就能让佛法广传天下。
而自己只需要其十分之一的数量,亦算是不枉此生了。
此番辩论之后,那位高僧顿时五体投地、心悦诚服,称自己愿意成为那位将慧寂思想传播出去的弘法门徒之一。
由此,慧寂的“小释迦”之名也随之传播了出去。
人人都说,如今的沩山同庆寺,有一尊如佛祖般发下大愿、广传佛法的“小释迦”。
……………………………………………………………………………………………………
同庆寺后山,激流的瀑布之下。
“如果让外人知道,他们眼里的‘小释迦’最近不是吃就是睡,一定会大失所望。”
盘膝静坐在瀑布之下,裴文德看着不远处一脸懒散的慧寂,没好气的吐槽道。
“还有,明明是你自己一开始要搞的什么‘辩经大会’的,结果现在自己却躲在这里不肯见人。”
自从慧寂的“小释迦”之名越传越广,现在同庆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僧侣香客到访,为的就是能见他一面。
慧寂一开始还挺有耐心的保持自己的规矩和形象,但时间一长他就有些不胜其烦了。
因为除了少数真正想找他辩经的高僧之外,绝大多数的游僧都是来这骗吃骗喝的,连带着那些香客们也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能吃能睡也是一种本事。”
“况且我和你又不一样,我的修行早就陷入了瓶颈,只有接触到真正高深的佛法才能进行突破。”
事实上,这也是慧寂最无奈的地方。
裴文德的心思单纯、或者说是目标明确,所以修行之道一帆风顺,很少遇见什么瓶颈。
可自己却是破戒重修,一心深陷于世俗名利之中,必须先完成心中的夙愿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能吃能睡算什么本事?你还不如说你忽悠人的本事更大呢!”
“我看你和那些和尚辩经,每次都把他们忽悠的够呛,一看就是干传销的人才。”
并不知道慧寂的心思,早已习惯了对方这种状态的裴文德继续吐槽道。
“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