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明明晴空万里,现在接近两点,天空居然就积起来黑压压的云,几乎压住了整个山头。
本来就树林丛生,现在被云一压,空间更是狭窄,也更觉山路难走,一行人加快脚程,隐隐约约听见有人抱怨南方天气多变,我叹了口气,早就习惯了。
翻下一个山用了一个多小时。
很多人在航拍里见到山一般会不以为然,觉得山也不大,翻过去不会用太长时间。但现实不是如此,现实中的山,就算从远处看只像一个土堆,你翻过去也至少要花半个小时以上,还得是你相当熟悉这座山,走的是最近的路。如果修了公路,那你只需要五至十分钟就能越过一座山。以此看来,人类如果没有科技,在大自然面前就什么也不是。
翻过山后,眼前的场景让我们为之一震。 是我们在找的孤村。 孤村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没有残垣断壁,没有七零八落,而是整整齐齐,仿佛还有人居住一样。
周围的植物没有疯长,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村庄围绕起来,留下村庄安静地坐落在这里。
但这个村子,太反常了。
一般的村庄建设有怎样的特点。
土地平缓,靠近水源,选址在山系较稀疏的地方。
孤村,恰恰相反。 深山之中,几百里外没有水源,更奇怪的是,这个村子的结构形态,是完全依照山势建的,全是起伏变化,没有一点平缓地面。如果要上厕所,你可能要从堂屋下山,一步步下到大概山脚的位置,进入茅房。每家每户都是石头房,这也是它们为什么保存完好的原因。我们很难想象,原住民们是如何将一块块大石一点点运到每座山体的各个位置的。不过这也不足为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是无穷的,中国人在挑战生理和想象极限上总是登峰造极。
我们进入了村庄。这里比想象中保存的更加完好。
这里的房屋都房门大开着,所以我们更好观察屋内情景。
我们发现大部分陈设都是用石头做的,只有一些小的生活用品是木制和竹制的。唐全进入一间屋子,戴上手套拿起一个烂成一坨的东西皱眉道:“看不出时代,不过看腐烂程度应该被废弃不低于六十年,还是是在保存较好的情况下。”“那这到底是什么?”“杯子。” 我恶了一下,那整个杯子都被包了一层厚厚的绿霉,根本看不出杯子的形状,在唐全的手里被翻来倒去,场面极其具有视觉冲击,感觉像唐全拎了一条巨型的绿色毛毛虫。 “你们快来看!”一个伙计大叫起来,我们寻声而去,就见一间屋子里,摆着一尊神像,铁制,在漆黑的屋子里被我们的手电照到,它同样漆黑的眼眸里闪着阴恻恻的冷光。 马寅和唐全迅速对望一眼,两人上前走到神像背后,用手电光照着神像背上的某处,好像早就预料到背上会有东西。
唐全把我招呼过来,道:“这就是我们得到的信息里出现过的。” 我急忙凑过去,就看见神像的脊椎位置,刻着一只蠕虫,它没有眼睛,鼻子上刻着一根极长的刺,几乎占它全身一半,它的身上,还刻着一条条的纹理,就算在百科全书中我也从没见过这种稀奇种类,所以这虫,应该是该民族杜撰出来的生物,用来当民族崇拜。
伙计们也凑了过来,问唐全这是什么虫,唐全还没来得及说话,马寅就先开口了:“听听军师怎么讲。”我没反应过来,随即就看到伙计们把期待的眼神转向了我。
我心中暗骂一声,随即清清嗓子讲出了自己的推测。伙计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我的想法。但听马寅一声嗤笑,唐全也似笑非笑,我心里又开始翻江倒海,不断问自己:我说错什么了?!
为了掩饰尴尬,我挪到神像正面假装仔细观看。却没想还真让我发现了些异样。 神像的面孔和大部分异族神像一样,青面獠牙。但它的鼻子处,长着一根和它背部虫子鼻子上一模一样的刺。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它代表的是虫子神?! 也许在这里,这座神像才是他们的民族崇拜。而虫子,是神的标志。
几个伙计看见我一直盯着神像正面,也绕过来看,正在他们胡天海地的瞎猜时,大松从门外进来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去的,说不定他压根就没进来过。他一进门,就闷闷地喊了声路爷,我们都把目光转向他。
“每家每户都有这种神像,而且外面下雨了。” 他这么一说我才听到淅沥淅沥的雨声,便愣了一下。 唐全走到门口,沉思一会道:“我们暂时在这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