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系。然而顾见山后来离开侯府,她不像陆锦瑶和姜棠有锦棠居这层关系在,所以就慢慢不走动了。
侯府出事那阵,盛哥儿在姜棠那儿,免受牢狱之苦,云氏又托陆锦瑶送了回东西。
东西姜棠收下了,可不是正经亲戚,逢年过节也不会送东西,只感激帮忙的情分。
顾见海说断就断吧,“五弟已经帮了咱们不少,分家之后,路还得自己走。”
光靠别人是不成的。
顾见海有女儿有儿子,自己的小娘也在,妻子也是贤惠大方的,就算分家日子肯定也不错。
他希望有自己的家。
嫡母对他不错,但总归不是亲生的,对他和对大哥四弟五弟有所不同,他小娘为了他隐忍这么多年,这十几年几乎连门都不出,他也想尽尽孝心。
而且,有些事他看不到,云氏经管宴方堂不容易,庶子的娘子,在下人眼中比不上长房四房尊贵,肯定受不少窝囊气。
所以,顾见海觉得分家好,当然也有侯府没落,以后再也帮不了他的缘故。
顾见海对云氏道:“分家之后还在盛京,逢年过节多孝顺,多和四弟来往,二哥那边,淡一点无妨,以后的日子只有我们了。”
云氏点了点头,靠在顾见海肩膀上,温声道:“我会照顾好孩子,经管好这个家的。”
而对陆锦瑶来说,分家之后还在侯府,还是管这一大家子的事,与现在没什么差别,不过是把二房三房分出去了。
韩氏不在,碍眼的人没有了,轻松自在了许多。
顾见舟不会纳妾,府上只有顾宁昭一个小主子,倒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多事儿。
郑氏则是打算分家之后搬到寿安堂去,陆锦瑶劝过,让二老就住这儿,可郑氏没有答应。
正院是府上最好的位置,哪儿都通着,该拾掇拾掇打扫干净,留给顾见舟夫妇住,分家之后还住在宴几堂就不合适了。
郑氏做主选了个日子,四月二十二,永宁侯府就分家了。
家产一分为三,顾见舟夫妇占六成,顾见水顾见海夫妇各占两成。
财产请人做了公证,铺子庄子的地契还得去官府过户,像摆饰银钱等都写了文书,光这些,就弄了一日。
顾见海夫妇分得银钱五万两,铺子两个,庄子三个,还有各种首饰摆饰家具,光这些就足够普通人家花上好几辈子了。
这么多年不是白白经营的,而四房分的财产是他们的三倍之多,可应了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算交了三分之一的财产,侯府还是有底子在的。
分家之后陆锦瑶给汝林老家写了封信,说明这边的情况,不过世上没不透风的墙,汝林那边应该早就知道侯府出事了。
官场上就是这样起起伏伏,陆锦瑶不做官,但也知道其中辛苦。
从前顾见舟是忙,忙也愿意,现在又忙又累,做了许多本不该他做的事。
不过,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至少这会儿除了看热闹的,没多少人盯着侯府了。
只要安稳几年,也不是不能回到以前的位置去。
分来的产业陆锦瑶找人迅速接手,铺子和庄子都派了自己人过去,但想把这些生意吃透,也得些时日。
许多生意是陆锦瑶从未触碰过的,她不由感叹,老一辈吃过的盐比她走的路还多。
郑氏经营侯府这么多年,从微末到如今,耗费了不少心力,生意涉及的极广,有瓷器、茶叶、绸缎……她还有的学呢。
顾见舟承爵请了一些亲朋好友,但没有大办,还不及顾见风立世子宴席的一半,这也是陆锦瑶的意思,不过也有许多亲戚不再来往的缘故。
平阳侯府现在也只是不远不近地走着,曾经,陆锦瑶还想过,把自己在锦棠居的分成分给娘家一点,那会儿真是可笑。
若是分给娘家,出了事,估计直接把锦棠居据为己有了。
哪儿像姜棠。
陆锦瑶如今是永宁侯夫人,和她母亲平阳侯夫人的品阶一样,宴席上陈氏带着她儿媳来贺礼,见面时,母女俩只行了一个平礼。
陆锦瑶要招待客人,知道宴席结束才空下来,陈氏赶紧拉住人,“咱们许久没说话了。”
陈氏没想过侯府还能再从大理寺出来,而且谋逆之罪,哪儿能这么轻易地就揭过了。可事实就是如此,侯府人没事。
她是想去的,可儿子儿媳都说,这事是个人都会撇干净,难道为了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要牵扯平阳侯府吗?
以至于知道永宁侯府度过难关后陈氏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而是晚上差人过去问了问。
后来陈氏也去看了,陆锦瑶对她明显没有往日那般亲昵。
陈氏心里有愧,后来匆匆见了一面后就回去了,承爵宴席是永宁侯府出事后两人第二次见面。
陆锦瑶领着昭哥儿过来跟陈氏说话,左右无人,陈氏问女儿是不是怨她。
陆锦瑶沉默片刻,道不敢,“母亲当初的考量女儿明白,平阳侯府上上下下几百人,不能为女儿一人冒险耽搁。如今女儿也有女儿的为难,侯府出了事,自有同舟共济之人,日后也不劳母亲多费心。”
何至于硬气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