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三十八章改棉为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改棉为田(2 / 4)

于棉田,而麦地则无滴水。”

“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天津府的粮食不仅要自用,还得供给京城,如今一年比一年少,这成何体统?”

以农为本,粮食第一。

虽然朝廷和皇帝吃着南方大米,但天津府的粮食却涉及到京城百姓的吃食,不得不引起重视。

当然,在这个时代,得上头有人传达,不然御史哪里知道?

棉田抢水之事愈演愈烈,天津府的某些人,就发动了乡党这个人脉,从而惊动了御史。

御史们风闻奏事,对于这个问题自然群起弹劾。

因为涉及到了千百年来的共识:粮食第一。

赋税反而不太重要了。

话音落地无声。

但却在所有人心中惊起了大浪。

棉花关乎赋税,更是涉及到隐晦的利益链条,轻易的动弹不得。

例如,丧失了本地棉花,天津府纺织业就少了一个补充,利益自然受损。

“朝廷是要改换棉田吗?”知府小心翼翼地问道。

“有这个打算。”

越王手指敲打着桌面:“不止你们天津,京畿附近的上田,基本上都种了棉花。”

“朝廷在顺天府、天津府,乃至于河北府,可都是以收粮为主,目的自然就是供给京城。”

说到这,他目光一凝,声音铿锵有力:“京城,大于一切。”

众官默然。

这句话是极有道理的。

说句事实,哪怕整个天津府的人都饿死了,只要京城平稳,这种代价很容易被接受。

“今秋之后,棉花采摘结束,我要所有的棉田捣毁。”

越王冷静的声音响起,让众官员心神恍忽:

“本王,亲自督办,尔等好自为之。”

见其走后,众官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天津府一年可有十万余包棉花,事官数万百姓的生计,更是关乎上百座工场的运转……”

“一旦这些棉田被毁,后果不堪设想。”

“赋税(小钱包)怕是难看了——”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皇帝派越王来,真的是一部好棋。

这位年轻气盛的大王,怎么可能会被他们收买?

湖弄都难湖弄。

在这种一筹莫展之际,天津府的棉纺业,不得不迎来了改革:大量进口接受山东、江南的棉花。

便宜的本地棉用不了了,只能进口他省。

原本有些回落的棉花价格,再次上升。

京城的棉布也应声上涨。

许多准备入冬衣服的百姓,忍不住骂了起来。

同时,京城和天津府粮价,也微挫了几分。

……

此时,在棉兰老岛。

齐王登临之后,命之为安海岛。

齐国都城,临淄。

随着齐王的降临,这座城池似乎越发的繁荣了,人口汇聚,熙熙攘攘。

但这位国王,却没心思欣赏城内的繁华,而是骑着马,快步来到港口,目视着港口处的一艘船船只。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只越来越多,逐渐填满了整个港湾。

“外臣,吕宋水师游击马英,叩见大王。”

最大的一艘旗舰上,悬挂着日月旗迎风招展,在靠岸后,下来了一位满脸黢黑,腰肢挺拔的大汉。

只见他穿着戎袍,挎着刀,见到身穿蟒袍的齐王,立马三两步向前,直挺挺的跪了下来。

“马将军辛苦了。”

齐王哈哈一笑:“我等将军,如盼甘霖啊!”

吕宋水师,担负着保卫南洋航线、吕宋总督府的,以及保护齐国的任务,故而规模较大。

计,三千料大船一艘,千料及以上大船七艘,剩余的都是八百料的海船。

总数达到了三千人。

在整个南洋,仅次于荷兰人,可谓实力强悍。

吕宋每年光是养水师,就超过了十万块,付出极大。

但是皇帝一句话,吕宋水师就必须听从齐王的指令,攻击苏禄国。

“大王,旗舰乃是三千料大船,名为蛟龙号,在整个南洋纵横。”

马英笑着在前方带路,一边躬身解释:

“甲板上下两层,共有六十八门大炮,载有水手五百余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