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蛮儿吃完早饭的时候李恕还没醒,她就先去找了李念父子俩。
李青雁是小孩子,心里虽然有紧迫感也不会像大人那么心事重重。李念就不一样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屋里转来转去。
李念一见李蛮儿,立刻就抱怨上了,“蛮儿,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萧家人和守城的士兵全都走了?”
“侯爷还没醒,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老孙突然进来,禀报道:“三爷,大姑娘,外面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
老孙就道:“从穿着上看,应该是一个小校,不过瞧着年纪挺大了点……”老孙到底没好意思把老弱病残这几个字说出来。
李蛮儿给柳芽使了一个眼色,柳芽心领神会,带着李青雁到后头玩去了。
“把人带进来吧!”
老孙应了一声,连忙往外走,很快就带了一名小校走了进来。
这人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的,身子向一旁栽歪得厉害,就像是受过什么重伤,没有恢复好似的。
“卑职鲁大宽,见过将军。”
李蛮儿冷笑一声,这人不仅年纪大啊,瞧着身体还不大好,不是她歧视残疾人,既然受了伤,就该解甲归田,回家务农也好,颐养天年也罢,总不能这样一瘸一拐地上阵杀敌吧。
李念的脸色也没比李蛮儿好到哪儿去,皱着眉毛问道:“你是哪个营的,你们将军呢,为何连夜撤军?”
鲁大宽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恭敬地递给李念道:“这是我们将军留给侯爷的信,还望李将军代为转交。”
信?
李念将信接过来,并没有看。
他来漠北的目的是护送李蛮儿,并非越俎代庖。这信他私下里看得,当着这个鲁大宽的面却看不得。
那鲁大宽瞧见李念没有看信,眼中似乎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你今年多大年纪,身上的伤可是上战场落下的?”
鲁大宽见李蛮儿并没有瞧不起他,还关心地问他伤,心里不由得暖和了三分,“是,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小人今年四十有六,战场是上不得了,但是还能刷马擦刀,干点零碎的活,比废人强一些。”
“你可知道两位萧将军带着人去哪儿了?”
鲁大宽心中早有说辞,当下道:“明天就过年了,旧城新城两边的事务特别繁忙,每年这个时候,新城那边都会准备特别多的东西,吃的穿的,各种嚼用,还有远方家人捎过来的包裹,写的家信。这些东西往往是新城派送过来,以保证旧城的将士们能过一个肥年。”
他抬起头来看了李蛮儿一眼,见后者眼中并无不悦之色,好像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就又仗着胆子道:“每年没有侯爷的支援,将军半点也不敢马虎,更不会让所有的人都撤走,相信来年是因为侯爷来了,所以将军……”
鲁大宽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李念一声暴喝,“你放屁!这种说法也就骗骗三岁小孩儿,你当我不知道他们的主意。”
鲁大宽似乎是被他吓着了,身体微微抖了抖,只道不敢。
李蛮儿就道:“我三叔这个人,脾气不好。三叔,你动什么怒?把你当初在泰州剿匪的那股子狠劲收起来,别以为你坑杀两千悍匪的事情能吓到别人,我可不怕的。”
李蛮冷哼一声,甩袖子坐到一旁去了。
他何时坑杀过两千悍匪,他自己怎么不知道?不过蛮儿既然要搭台子唱戏,自己也只能配合。
乖乖!
鲁大宽见李念并未反驳,心里没有丝毫怀疑,他在漠北待了快三十年,见过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早就麻木了,并不把人命放在眼里。他还以为内陆的悍匪像蛮人似的,一收割便是一大片。
还有,鲁大宽这几日和老兵油子们扯闲篇,从他们嘴里听到了关于李恕的不少事。有人说这个侯爷啊,不过是占了嫡长的便宜,实则没有多少本事。还有人说,李恕点将用兵都不如李念,好像是他这个弟弟更厉害一些。
其实这都不过是萧家人放出来的风声,目的不过是想让李恕失去威信,不过这种流言的威力非常大,一旦在人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能发出好多芽,拔都拔不掉。
“将军,不是小人不说,只是您也看到了,小人这个样子,哪里像是心腹啊,不过是贱命一条,哪天死,哪天算,萧将军也不会告诉我部署的事。”
李蛮儿也道:“就是啊,三叔,你把人家吓着了。鲁大宽,你不用怕,我问你,这城里还有多少萧家的守卫?”
鲁大宽尴尬一笑,“大约,三百多人。”
“三百人?”李念又跳了起来,“萧家号称二十万大军,眼看着就留下三百人,他们想干什么?”
“将军息怒。”鲁大宽心里发毛,“说是二十万大军,可实际上满打满算也不足一半啊。您想想,要是真有那么多人,朝廷一年得拨多少军饷啊?只怕根本养不起啊!小人在漠北生活了快三十年,从来都没有见过那么多人,您就是把咱们和蛮人都捏在一块,也没有二十万啊。”
这话就称得上是肺腑之言了。
“这三百人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