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草头王> 第六百八十五章视察矿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五章视察矿区!(1 / 2)

刘易进入了包头城区,端坐在御辇中,并没有公开露面。

因为他也害怕被刺杀!

大汉在草原上给很多人带来福音是无可争议的。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大汉!

就比如说那些被大汉在草原上实行的新政,损害了切身利益的蒙古贵族们。

如果给他们一个刺杀刘易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弃。

现在包头城区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来接驾的百姓,场面混乱,刘易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的。

就凭现在大汉民间的火器持有率,搞一只火枪很难吗?给火枪拉上膛线很难吗?

就算是做不到这些,蒙古人中可不乏箭术精准者!

刘易可不想英年早逝。

谨慎一些也是应该的!

……

御驾进入了包头,然后便是开始视察。

先是官府府衙,然后是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地方。

刘易都一一视察了一遍,接见官员,以及地方代表。

第二日,刘易带人前往矿区视察。

包头的建立,是以矿产业为支柱的,其他的都只是陪衬。

来了一次包头,刘易肯定得带人去矿区视察一圈。

亲自下矿不可能,危险性太高,刘易作为皇帝不能冒这个险,但带人在矿区中溜达一圈,视察一下矿工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御驾进入了矿区,矿区即使被特意打扫过一遍,也是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煤灰和矿渣。

一行人都带着口罩,因为空气中灰尘密度太大,吸入灰尘多了,将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刘易走在道路上,身旁是矿区的负责人,负责人给刘易讲述着矿场内的相关制度,以及每年的钢铁煤炭产量。

“陛下,我矿区现在各种制度完备,矿工的工资福利也都有所,伤残死亡抚恤也都能及时到位,员工的住房食宿等方面,矿区也都有安排……”

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之一字,几乎是普世价值。

把矿工往死里用,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的,不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两字。

一些私人的工矿主能够把人不当人看,往死里用。

但包头的矿区是朝廷下辖的,类似于“国企”,朝廷是要脸的,不能真的把人往死里用。

最起码明面上是不行的,至于说实际上究竟如何,就要看朝廷的监管力度了。

其实,如果只看明面上的制度,就会发现,现在矿区的各种矿工福利都是非常到位的。

但实际上执行的怎么样,矿区的相关官员肯定不会说,刘易也只能是让人去查才能知道结果。

负责人继续开口说道。

“陛下,我包头矿区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相关体系完备,产量一直都在节节攀升。”

“每年煤炭产量超过七十万吨,能够练出炼钢所用的焦炭也超过二十万吨。”

“还有就是铁矿石产量,达到了每年四十万吨的产量,钢厂方面,生铁每年能产出十万吨。”

“钢材每年能产出七万吨!”

“现在钢厂已经开始大规模投产制造蒸汽火车所用铁轨,以及各种五金制品,军用钢材等……”

“不论整个包头,光是矿区,每年就能给朝廷提供财政税收七百万块银元……”

刘易听着负责人所讲,点头表示认同。

包头是大汉在草原上建设的重点,汉化草原的关键,大汉在包头,在矿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再加上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力畜力等条件,包头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甚至可以说,包头是大汉目前为止,在草原上唯一的一处正收益,而不是在往里贴钱的地方。

草原上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税收财政收入,但由于大汉在草原上大规模的修建基础设施。

以及给大量基层官员发放俸禄,小冰河时期天灾频繁,朝廷还要在受灾时开展赈灾活动,鼓励牧民汉民开荒,修建汉语学校等花费。

从总体上看,其实草原上绝大部分的地方,财政上是入不敷出的,需要朝廷提供高额财政贴补,才能运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是大汉开发草原的初期,自然要往里边砸钱。

等草原开发的差不多了,各种矿产业,畜牧业,农业等产业相继成型。

相信大汉在草原上的财政税收,就能支持草原的开扩与发展,甚至反哺给朝廷,不再需要朝廷往里投入。

但前景再光明,那都是以后。

最起码刘易觉得未来十年之内,大汉别指望从草原上获得丝毫的财政收益。

现在的大草原,唯有包头因为矿业的原因,而形成了一座大城市,能够给大汉朝廷提供高额的财政收入。

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贴补大汉在草原上的投入都不够。

最后算起来,大汉其实还是在不断的投资草原,却不见收益。

这几年来,每年大汉在草原上的投入都在五百万块银元往上。

但这些投入在刘易看来,却是很值得。

就算是抛却大汉在北面的战略安全不提,大草原上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