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召对结束之后,高务实在殿外叫住周咏,问他从哪找来沈惟敬这么一号人物,周咏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说是经锦衣卫内的熟人介绍。高务实一听便知其中有些不便细说的内情,想着这已经不是关键,便也不再多问,反而问起周咏有没有见过此人,观感如何。
周咏笑道:“老油条一个,颇有些绍兴师爷的样子,让这样的人去糊弄糊弄倭人,我看大抵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错。”说着便又将他日前召见沈惟敬的情况大致叙述了一下。
当时周咏问沈惟敬凭何自荐,沈惟敬答道:“大司马在上,在下曾在胡制台帐下效力,对倭寇多有了解。当然,若论兵法精要,在下自不敢在大司马面前班门弄斧。
大司马,在下虽无功名,但却有报国之心,听闻大司马有意寻些了解倭国语言、内情之人,甚至或需出使朝鲜,因此特来自荐。”
周咏当然也不能只听他一面之词,便先行试探沈惟敬,笑问道:“朝鲜远在千里之外,倭寇横行,朝不保夕,你若为使者,进入朝鲜后仅有少数卫兵相随,可谓十分危险,恐有杀身之祸,你可有胆量?”
沈惟敬傲然道:“在下自寒窗苦读始,常年山中采药、市井流离、军前效力、来往海外,走南闯北近五十年矣,所遇艰险早已不可胜数。还请大司马放心,若能为国效力,在下最不缺的便是胆色,此去朝鲜定无性命之忧……只是不知若完成使命,朝廷有何封赏?”
周咏不觉笑道:“你倒是商人本色,时刻不忘计算成本得失。说到封赏么,成功完成此次出使任务者,朝廷将赏银一万两,任锦衣卫世袭千户,赐宅置地安享富贵,青史留名。”
别看高务实一个人都已经因功恩荫了高家一大堆的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千户等官,实际上“世袭锦衣卫千户”在大明朝可不是开玩笑的。套用后世的一个说法,这就是真正的“阶层跃升”,虽然比不得不能世袭的文官,但胜在地位稳固、皇粮永在,完全不是寻常人可比。
沈惟敬听罢果然动容,立刻起身立誓:“大司马明鉴,此次出使任务非我莫属,定能完成朝廷使命,请大司马放心用我!”
周咏却还没立刻答应,而是又道:“此次出使,目的在于拖延时日,大军筹备尚需数月之期,在此期间若倭寇夺占义州则朝鲜灭亡,而朝廷也颜面无存。
因此,你此次前去首在稳住倭寇,使其停战,但绝不可有损大明天威,同时也要安抚朝鲜君臣,让他们知道天兵即将抵达,复国指日可待……你计划如何着手?”
沈惟敬果然有几把刷子,几乎没有多想便开口答道:“朝鲜为我大明藩邦,陡然遭此大难,盼望上国救援犹如久旱而盼甘霖,因此在下此去欲先行拜访朝鲜王,向其传达朝廷殷殷关怀之情。
再讲些‘百万天兵将至’之语,以鼓舞朝鲜士气,也能使朝鲜在之后万一的战斗中能有所坚持,不至于如此前一般一触即溃。
至于倭寇,依在下所见,倭寇所求者无非土地财货,其实便是讨要名利封赏。如今朝鲜已被夺占,但倭寇对我大明深有顾忌,若使其有所期望,以为可不费兵卒而得到名利,如此必将心动。
再然后再加以威吓,反复就细节相商,显得慎重而又有诚意,如此倭寇必深信不疑。如此一来二去,拖延之计便能奏效,不过其中细节应对却只能临机应变,难以事先描述。”
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周咏听后较为满意,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出。
高务实听完也觉得沈惟敬这些说法基本算是切中肯綮,便也同意了周咏的判断,不过他提醒周咏说沈惟敬功名之心太强,用则用矣,不可全信,周咏表示明白。
于是周咏回到兵部便立刻下令,沈惟敬挂游击将军衔,先等朝廷完成出使筹备事宜,准备妥当便送其入朝。
有了高务实的支持,出使准备十分顺利,毕竟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嘛——钱不必说,人其实就是指出使时的护卫兵力,一般这种时候带小股兵力出使,大家都是不乐意派人的,因为九死一生。
然而高务实开口就不同了,京营虽然因为禁卫军只管作战,不便外派护送使臣,但靖难勋贵们跟高务实是什么交情,一听是他的意思,二话不说纷纷凑人,各自出了一些家丁,给沈惟敬当场凑足了五百精锐骑兵,逼格可谓拉满。
沈惟敬自己也大吃一惊,他好歹也是在胡宗宪帐下混过的,五百骑兵家丁是什么概念他还是心里有数的。这么说吧,在南方战场上,这五百家丁摆在合适的战场,完全可以一举击溃上万卫所步兵。
这么一比较,“沈游击”不禁耳红心跳,只觉得自己终于受到了重视,下定决心要把朝廷这次的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
随即,游击将军沈惟敬受兵部尚书周咏之命为大明使者,率护卫随从五百骑渡过鸭绿江抵达义州。朝鲜王李昖听闻消息喜形于色,立即布置迎接。
双方相见,李昖本打算先上前行礼,却发现沈惟敬一行没有天子旌节,这就不免让他有些犯难,走出两步之后楞在了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沈惟敬是个会来事的,己方没有天子旌节意味着不是代表大明皇帝的正式天使,自然就不具备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