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刘鸿看着堂下争论不休,他已经习以为常。
他记得年幼之时,父皇当政。
朝堂上何止争论,有时甚至大臣之间大打出手,每次都是一群人鼻青脸肿的退朝。
大多数情况就是武将吵不过文臣,他们嘴里吐不出几个文绉绉的话,最多就是一些问候祖宗之言。
于是乎,吵不过还打不过?武将脾气火爆,率先动手,整个朝堂便会打成一片,有时父皇也会上前劝架。
新帝刘鸿那时还小,常常在一旁呵呵大笑,长大后,他才发现笑是一件多么奢望难求之事。
他要在众多皇子之中,夺取太子之位,又要熬到老爷子驾崩,当他坐上龙椅后,成为九五之尊。
他才发现,原来在他的头顶还有一座大山,叫北荒古帝城。
那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凉安帝国这几年风雨不调,百姓艰苦。
身为凉安新帝,每年都需要抽出百万石粮食,支援古帝城抗击北荒凶徒。
北荒本就是贫瘠之地,满目荒凉之景。
古帝城只靠微弱之地自给自足,本就艰难,更何况又需要战争开销,所以只能依靠凉安帝国支援。
每年都需要大批的粮草铁矿运往北荒,他新政这两年,南北旱涝严重,百姓本就困难,每年还要支援古帝城数百万石粮草。
除此之外,凉安藩王势力逐渐强大,都虎视耽耽盯着帝位,新帝刘鸿此刻很羡慕父皇。
他是如何做到此般云淡风轻。
“何爱卿,你觉得我泱泱凉安大国,应该派谁担任征北大将军。”凉安新帝缓缓开口,瞬时之间朝堂一片安静。
何丞相感觉压力山大,搞不好这是一道送命题。
“回禀陛下,老臣以为这朝堂之上,唯有兵部尚书最适合不过。”
何丞相回答委婉,只说朝堂之上,这样既不得罪人,也能把问题推给兵部尚书秦智明。
整个朝堂上,谁人不知兵部尚书乃“主和”派,并无北征之心。
大臣们心中叹道,何丞相这一手,确实是高。
“秦尚书,何丞相极力推荐你,你觉得如何?”
“回陛下,老臣自知并不是胜任北征之职,我凉安大国人才济济,臣觉得老尚书之子,陆权能够胜任。”
兵部尚书何须人也,能文能武,很简单便将矛头指向兵部老尚书手中。
“陆权?”新帝心中思索,貌似兵部老尚书之子,确有一独子,名为陆权。
兵部老尚书曾在先帝时期,抗击过藩王动乱,在营中有“军神”之称。
其子自幼饱读兵书,尽得老尚书兵道真传,故在凉安帝国中,有“小军神”美誉。
“陛下,臣有一言。”
“何爱卿,说来听听。”
“陛下,老尚书之子陆权虽有小军神之称,但终究只是学得纸上谈兵之法,并无功绩,臣以为,秦尚书是北征不二之选!”
“何爱卿所言极是。”新帝刘鸿认同道,心中若有所思。
何丞相乘胜追击,微微叩首,接着道:“不如让秦尚书担任北征总帅,小军神担任副帅。”
新帝刘鸿眼前一亮,这个提议确实不错。
“何爱卿所言极是,朕宣布命兵部尚书秦智明担任北征总帅,兼任北征大将军,陆权担任北征副帅。”
“臣领旨!”兵部尚书不再拒绝,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岂会收回成命。
凉安历二四七年,深秋。
兵部尚书与小军神陆权,从凉安帝都出发,驾车向北而去,与各路藩王诸侯汇合。
凉安藩王有六位,诸侯王十六位。
除去生死未知的凉安秦王,其余五位藩王各自派兵二十万,十六位诸侯王各自派兵十万。兵部派出二十万大军。
共计两百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赴北荒古帝城。
月前,百万大军开赴北荒古帝城,各位藩王诸侯都抱着试探态度,唯有秦王刘浩,秦国三十万精锐尽出。
如今,藩王诸侯深知新帝北征决心,便派出各自精锐参战,只为拿下北荒古帝城!
根据前线军情,北荒古帝城派三十万大军驻扎阴州境内。
号称古帝城精锐的北荒虎骑与北荒狼骑,受命北调,抵抗北荒凶徒。
阴州只有北荒三十万大军,而凉安近乎三百万大军,以十倍军力强势碾压,试问北荒古帝城,拿何来战?
千年时间,成就北荒古帝城不败神话。
也许北荒三十万大军,真能抵抗超过十倍的凉安军力。
但凉安军士别无选择。
正如那句话,凉安与北荒古帝城注定一战斗。
如果今天不打,十年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去打!
北荒凶徒总有一天会打完,而那时谁能保证,北荒古帝城不会把矛头指向凉安帝国,想要问鼎天下。
北荒古帝城。
古帝城东墙外,这里聚集十万大军。
他们属于第三后备军,负责古帝城防护,因为自身修炼天赋,此生并不能踏上北荒战场,对抗北荒凶徒。
今日,十万北荒第三军神情严肃,眼神炙热,战意滔天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