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宝是知人善用的,毕竟作为一个皇帝,洞察人心是最起码的要求。
这里说的洞察人心,并不是指的是能够看透对方。而是,指的是能够看透他人的性格脾气秉性。
对于任何赏赐,长春老人都是不在意的。他若真的是趋于名利,早就答应跟着唐小宝回京城做一个太医了。
可他没有这样做,证明此人淡泊名利。若是给他金银,他也会坚辞不受。
所以长春老人爷孙俩离开琼州府的时候,唐小宝并没有强求什么。
而长春老人也不是故作清高,他人陈琳在他们出门的时候追了上去。
陈琳给他们一个钱袋,里面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看到长春老人的犹豫,陈琳微笑着道:“这点赏赐并不多,陛下说也算不得赏赐。只当是,给小叶进城来买些礼物吧。”
这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长春老人便毫不客气的把钱袋揣进了怀里,然后施了一礼:“多谢圣上恩典。”
陈琳点点头,和对方挥手作别。
长春老人走了几步,还是犹豫了一下,然后驻足不前。一旁的小叶有些不解,这个时候长春老人又在自己的怀里摸索了半天。
然后,他拿出一本皱皱巴巴的手抄本。他将这本手抄本,送给了陈琳:“公公,小人承蒙圣恩,却不便去京城为朝廷效力。这是小人从医多年的一点心得,而今献给圣上。烦请圣上交于太医院,太医院名医云集,也算是
小人略尽绵薄之力了。”
陈琳心头一喜,郑重的接过了这本集长春老人毕生心血的医书:“先生高义,陛下定然欢喜。”
长春老人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由小叶搀扶着,渐渐远去了。
这本医书,可以说的上的中医文化的瑰宝了。这是长春老人一生心血的结晶,他能够慷慨示人,足见其胸怀之广了。
我们祖先的文明璀璨了数千年,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珠算科技,都领先了世界数百年甚至于上千年。
可最后,为什么我们的这些文化科技,反倒是落后了呢。
究其原因,国人的文化思想占据了很大的原因。什么传男不传女,什么不传之秘。什么非长子不传与外人等等,这使得许多进步的科技文化,最终失传。
像是长春老人这样,肯把自己毕生心血告示与世人的,寥寥无几。
我们祖先有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可到了最后,往往都被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只有在书本的记载中,才能略见一二。
陈琳小心翼翼的捧着这个手抄本,他知道这本书的重要性。当他回到府衙,将这本医书交给了唐小宝的时候,唐小宝也是大为的讶异。
唐小宝甚至于有些急不可耐的,打开了这本长春老人的手抄本。
这本书中对于医道描述的极为详细,许多地方都详细的进行了标注。即便是一个毫无医学功底之人,也能勉强
看懂。
可怜天下父母心,长春老人并没有将自己的医术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孙子小叶。并不是他藏有什么私心,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他们得吃饭。
而长春老人又是悬壶济世,仅靠着行医难以解决温饱。主要是找他瞧病的都是附近的乡邻,都是一些穷苦百姓。长春老人大多时候,都是免费义诊不说。还得自己搭上草药,所以说他没有精力再去培养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
他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出现什么意外,那么自己生平所学怕是就此埋没。那个时候的小叶还小,长春老人只有留下这么一本记述详细的书籍。若是战乱之秋的时候自己死了,儿子或可继承衣钵。
清代四大名医之一的叶天士,在治疗瘟疫中留下了《温热论》一书。书中开宗明义一句话“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首先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包,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完全不同。
而且还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
而唐小宝在长春老人留下的手抄本中,看到了雷同的一句话:时疫传人,首在肺。而肺由口鼻滋养,则温邪侵体。
长春老人书中言道,
时疫之症不可一概而论,有的是寒毒入体,有的则是由于既感受湿邪,又感受暑热之邪,则成湿温。也有由于湿邪久留伏而化热,成为湿热之邪交织,而为湿温者。
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
长春老人的这本手抄本,甚至于连个名字都没有。可书中记载的,都是中医集大成者。
当初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