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沈易佳上山之时大刀阔斧的开路,几人下山倒是方便了许多。
林中再一次断断续续的响起了沈易佳那不着调的歌声,宋璟辰看着坐在团子背上的人,唇角微勾,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如今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崇安帝这边派出去查探少女失踪一事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正如上官翰当初对周大人所说的,这种事不止在浔阳城发生。
而影卫暗查的结果也是那般,只要是偏远些的城镇,每年都会有不少少女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下落不明。
因为失踪的少女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不少人觉得一个赔钱货丢了就丢了,根本连官都懒得报。
就算有些人去报案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更何况自古就有这么一句话,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你莫进来。
山高皇帝远的,那些窝在偏远地区当官的有几个会去干实事呢。
崇安帝看着影卫送上来的密信,怒火朝天:“好啊,就因为有县令接手了这案子,结果不出三日就暴毙于家中,若是朕去查,是不是也要暴毙在这龙案之上,这天下到底还是不是朕的天下。”
各地都有少女失踪这个结果其实早在崇安帝的意料之中,可崇安帝没想到竟然还有官员为此丧命,心中忍不住升起熊熊怒火。
下面有官员在任上时去世,一般都是由其上级层层通报上来,不知经了多少人的手后再由吏部报给崇安帝,重新安排官员顶上。
这道折子到崇安帝手中时,这里面事实真相早已面目全非,若不是这次他让影卫去查,恐怕被人篡位了他还蒙在鼓里。
“陛下,该上朝了。”殿外传来李公公的声音。
崇安帝压下心中火气,将密信烧毁后才让人进来。
以往有朝臣上书立太子一事,崇安帝都是置之不理,可这次却一反常态,主动在朝上提起不说,更是让朝臣各抒己见。
待大臣们在下面争论完,崇安帝撇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几个皇子,皮笑肉不笑的说了一句,会考虑。
这简单的一句考虑在大臣看来就是崇安帝松口了,立哪个皇子为太子只是时间问题。
下朝后,崇安帝更是直接将几个皇子叫到御书房。
崇安帝这一生膝下子女不算多,尤其近几年他去后妃宫里也少了。
不提那些根本来不及长大的,如今皇子还剩六位,公主三位。
六位皇子除去被贬去浔阳的上官翰,在这京城的就有五人。
其中六皇子年岁尚小还未出宫建府,其余四人皆已经有了自己的府邸,平时多多少少也会参与一些朝政。
崇安帝一直忌惮着废后,甚至辅国公府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在废后诞下五皇子上官翰后,后宫也陆陆续续有几个皇子出生,可无一例外全都在襁褓中就莫名暴毙了。
这很难不让他怀疑是废后所为。
在未有自己的子嗣之前废后不作为可以理解为没有争夺的筹码。
可有了上官翰后就不一样了,多一个皇子对于上官翰来说就是多一份威胁。
为了自己的儿子,废后对其他皇子下手也不难理解。
这些种种怀疑,让崇安帝更加深信,若是让上官翰一直坐在太子之位上,让辅国公府日益壮大,迟早有一日会逼他退位。
他是绝对不会容许有这种事发生的。
这种想法在上官翰渐渐长大后越来越强烈,故而当赵太傅告发时,他明知道事情有蹊跷却还是直接下了手。
事情原本在他的掌控之中,没想到,没想到他一直把所有的怀疑放在废后一脉上的时候,却忽略了其他几个儿子。
他们也长大了,该有的心思也有了。
崇安帝神色晦暗不明的看着下首跪着的几个儿子,就连年岁最小的六皇子也被崇安帝让人从皇子所带过来了。
御书房内气氛一时有些压抑,崇安帝不开口,几人也不敢起身,只恭恭敬敬的垂首跪着不敢发出声音。
“老二呢?”崇安帝突然开口。
李公公战战兢兢的俯首回话:“二皇子前段日子身患恶疾,陛下您不是允了他去灵隐寺静养了吗?”
崇安帝蹙眉:“还未好?”
沉吟片刻又道:“一会你亲自走一趟,带几个太医去替他瞧瞧,若是缺了什么直接从宫里拿。”
“是。”
崇安帝这一番关心的话让下首跪着的大皇子眼神闪了一下。
“都起来吧,跪着作甚。”崇安帝撇了几人一眼后又拿起桌案上的奏折。
“谢父皇。”几人应声站起来。
“瞧瞧,瞧瞧。这些人一个个的催着朕立太子。”崇安帝接连翻开几本折子,上面都离不开立太子一事,仿佛他一日不立太子这大夏就要亡国了似的。
他将折子丢到一边,抬起头看向几人,似有所感道:“一转眼你们一个个大了,朕也老了。说说看吧,对于此事,你们各自都有什么想法?”
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
四皇子上官尧刚要开口,大皇子上官浦就抢先道:“父皇明鉴,儿臣等断断不敢有此想法,况且父皇精神矍铄,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