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钰知道金志性格执拗,认定的事情,很少能够动摇。
他铁了心不愿白拿邓钰的银子,若邓钰不按他的说法,只怕今日这钱他定不会收下。
邓钰只能答应,说是待日后他买船做漕运挣到钱之后再来还她也不迟。
金志一直愁着的脸终于舒展开来。
这本钱不是在王员外那里签卖身契借的,也不是他爹娘低声下气问亲朋好友借来,而是问他堂姐借的,他心里头负担小了很多。
不禁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他金志若是发达了,定不是不会辜负堂姐这份恩情。
天色渐渐黯淡。
金家人说是天色不早,不便多留,几人便起身要走。
祁老太太已经很就没有聊得如此畅快。
她依依不舍把金巧巧她娘送至门外,“亲家母,平日里若是得了空,就常过来走动走动。孩子不在身边,千万要顾好自己。”
杨如芳馋着祁老太太的手,连连应下,“您也是,要保重身体。”
临走前,邓钰把熬了几个通宵的图纸给到她三叔。
她知道近日她三叔为了金志的事情吃不好睡不好,连接的活儿都耽搁了。
邓钰让他好好歇息,啥时候有空了帮忙把这些东西制出来。
等蝗灾过后,紧接着就是大暴雨,洪水过后,邓钰的荒地就该下苗插秧了。
暴雨下过之后,水位上涨,干涸的荒地也会变成水田。
邓钰存了一批种鸭,专门用来下蛋繁殖。
到时候把一批鸭子养在水田里,滋养田地。
再制一些肥料,秧苗种下去之后,年前就能收成。
邓钰制的这一批工具与先前那一批是配套的。
都是插秧,犁地的工具。
省时省力。
一共有十几套,到时候实在忙不过来,还能请一些长工在田地里帮忙干活。
邓钰的秧苗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到最近这一代已经是十分优良的品种。
对于产量她很有信心。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等了。
三叔把图纸收下,说是尽快会给她赶制出来。
邓钰说是不着急,入秋之前制出来就成。
金家人走后,邓钰点了油灯,在院子屋头下面织网子。
祁子西好奇问:“娘,您织网子干啥?”这网子看起来和李二虎用来捞鱼的网子像得很,只不过孔子更密些。
但家中已经有能捕鱼的地笼,虽说如今收获少了,一天还是能捕到三五条鱼上来。
并不需要辛辛苦苦织网子去捕鱼。
邓钰说这不是用来捕鱼的,“这是用来捕蝗虫的。”
提及蝗虫,祁子西闻声色变,“蝗虫?娘,您的意思是说今年还会有蝗虫?”
这些日子村子里是有不少叔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蝗虫的身影,不过那都是零星几只。
真的会有蝗虫来么?
邓钰点点头,严肃道:“会有的。”而且不是小规模的蝗灾,就大绥建朝百年以来,史无前例的一次巨大蝗灾。
很多大一些的城镇,管辖更加严格,甚至连官府都插手灭蝗的事情。
苏妙的谏言写得好,不代表她说有蝗灾,朝廷就一定会相信。
这其中还是少不了纪诩生的关系。
不少地区把稻子小麦改种为蝗虫侵害较小的作物,还命百姓自制的扑杀工具,防患于未然。
万祥村这种小地方,村民未必就那么相信空穴来风的说辞。
尽管里正整日在村子里口都劝干了。
随他一块儿有扛灾积极性的村民,也只有那一小部分而已。
“娘,咱没有耕种,就算蝗虫来了,咱也不必慌张,何必还要织网子呢?”
这次蝗虫过境不似从前。
遮天蔽日,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邓钰想着织一张大网子,到时候盖在屋顶上,把整个屋子罩住。
这样就不会有大量的蝗虫飞进房屋里。
祁子西抬头看了一眼自家的屋子,如此大的房屋要整个罩住,那得织多大一张网子。
邓钰用的是细而坚韧的柳条儿,但孔要织得密的确是一件考验耐心,费时费力的事情。
于是她干脆把孩子们都喊出来,一块儿织网子。
祁子南很是积极,才一吆喝他立马就出现在院子里。
邓钰问他功课做完了没有,做完了再来帮忙。
祁子南顿时和泄了气的气球似的,不情不愿回屋去了。
顾湖拿起邓钰织好的那部分端详一番,说:“祁婶儿,我功课做完了,我能来帮忙不?”
邓钰笑着说:“那是自然,谢谢你了。”
织网子不难,但积极考验耐心。
几个孩子起初手忙脚乱,到后面慢慢上手。
有了帮手,进度也加快了许多。
织了有小半个时辰,邓钰伸了一个懒腰,“今儿就到这吧,大伙早些睡,明晚咱再接着织。”
如今是农历六月初,距离蝗虫来临的日子还有近二十天。
只要在这之前将网子铺在屋子上方便可。
烤鸭摊子已经摆了有近一个月,每个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