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重生朱厚照,打造巅峰大明> 第26章 论仁德害死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论仁德害死人(1 / 2)

见大家和老爹,已经开始认真的听自己的理论力,朱厚照说的更来劲了。“所以我说,皇上和诸位的这种赈灾之法,不但治标不治本,更会给国家埋下隐患。虽然不能像我说的那样严重,但一批懒汉算是养出来了。”

“可是天下灾害突起,你不这样放粥,怎么能够让百姓活下去?”

朱厚照就感慨:“也不知道是谁发明出来的以工代振,这样的好办法。可惜后来的官府朝廷,都被那孔老二给忽悠瘸了。认为在百姓受灾的情况下,你不施舍,反倒让百姓们去做工,这就是不仁德的具体表现,就是应该被批判。”

百官都这么认为,弘治皇帝,更是以博爱著称。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百姓都已经这样了,那还怎么忍心去奴役百姓呢?大家就一起在心中纠结。

朱厚照不管陷入一片沉默的君臣:“再说了,古语说的好,救急不救贫。难民初来乍到,施舍些粥饭还是可以的。但时间长了却就有了那么多的弊端,那就不可取了。在坐的,都是大明的柱石。如果大家都用这一种办法来救济这些灾民,那不是灾民的福分,而是他们的悲哀。所以我们应该多想想。不要再用这种想法来处理事情了,那只能是好心办了坏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户部王恕提起精神询问。

朱厚照就郑重的说道:“用以工代振的办法,不白白的养活这些灾民,让他们对政府产生依赖之心,而是让他们用力气来换他们的生活。这样一来又有两个好处。”

“什么好处?”

“一旦灾害出现,百姓们想的,并不是怎么样依靠官府懒惰的等待,而是想办法自食其力,抗灾自救。这样就能给官府减轻一点负担。”

弘治就默默的点头。“第二一点就是,还能用比较小的代价,完成国家需要的必要建设。而带来的好处就是,这就变相的减缓了正常百姓的赋的徭役赋。”

古代的赋税是两个词合并的。赋是指免费的徭役,税才是钱。

现在百姓的徭役非常重。但还没有像崇祯年代那样,百姓服劳役,还需要自己自备钱粮。

现在没工钱,但供应食宿。

朱厚照就继续危言耸听:“百姓徭役的过重,结果就是造成大量的百姓,不得不把自己家的土地,投献在士绅门下,以求躲避。最终造成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国家国库的收入越来越少。而为了维持这个老大帝国的运转,国家就不得不增收那些有地百姓的赋税,如此恶性循环,最终逼迫着百姓揭竿而起,掀翻了这个朝廷。”

朱厚照这样的话,就已经有点大逆不道了。但逻辑是对的,经得起历史考验。

但好在没人在乎他,诸位君臣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就比如说现在,朝廷拿出海量的粮食,来养活城外的那些难民,但也仅能维持着半饱饿不死。那么为什么不让他们吃饱,雇请这些难民,来做一些平时需要征发劳役做的事情呢?那样,灾民有了口食,国家得到建设,这不好吗?”

然后就一指那北京城墙:“北京城外的护城河,已经淤塞多年了。一旦边关有警,就要把护城河重新疏浚。不分什么节令,就得紧急征发百姓服劳役,结果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那为什么不现在,利用现在这批难民,来疏浚护城河呢?用白给他们的粮食,让他们变得勤劳起来,变得不再什么困难都指望官府;又能够避免了未来疏浚护城河的民夫徭役,难道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英国公张懋就一拍手:“殿下说的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朱厚照苦笑:“不是你没想到,而是不敢做。”

“为什么?”

“因为哪个官员敢提出这个办法,立刻就会有官员弹劾他。振振有词的批判。百姓已经受难于此,你还要奴役他,这不仁。这和皇上的仁爱之心不符。所以说,下面的不敢提,上面的不敢做,事情就闹到了现在这种不尴不尬了。”

所有的人就默默的沉思起来。好久之后,还是急脾气的张懋提出意见:“殿下说的都对,但你又说的不对。天灾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上哪里找那么多的工作给那些人做?”

朱厚照就哈了一声:“要想找以工代振的办法,那还不简单?首先河流要疏浚吧,官道要修复加宽吧。实在不行,你就派人在前面挖坑,然后再派人在后面填上。”

这样的办法一出,简直将满殿的君臣惊掉了下巴:“为什么要这么干?”

朱厚照就再一次郑重的回答:“不为了别的,就是要培养出百姓不依赖官府的性格,知道在天灾的时候,自己能自救就自救,只要付出辛苦,就能得到回报。还有更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让人不能闲着。”

“为什么?”

现在的满殿大臣,都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了。

“因为一旦人闲下来,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瞎琢磨。然后总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就会对现在仁厚的皇帝产生怨恨。还是那句话,民怨一起,就会被有心人利用,到时候就是一场天下大乱。”

心直口快的张懋呆呆的看着朱厚照,突然间伸出了大拇指:“殿下想法,将来做个仁君不一定,但一定是个大有作为的明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