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乔露,听说是乔燕的妹妹,怪不得有点眼熟。只是姐妹俩相似度不怎么高,不仔细倒也瞧不出什么共同点,顶多也就眼睛都是大大的杏眼,但乔露明显漂亮很多。
“你不是……”田建中差点脱口而出寡妇两个字,忙改口:“有孩子吗?”
乔露笑笑:“嗯。”
他妈谢霞见儿子要把气氛弄尴尬,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你这孩子,瞎问什么,男人死了就不能再嫁?”
那边陈婶儿家的二女儿陈四美捧着喜糖问:“田姨,谁男人死了,为啥不让问啊?”
“……”
她妈张红燕没好气地横她一眼:“啧,大人的事你们小孩子家家的问什么问?”
陈四美无语地撇撇嘴:“……我才不是小孩子。”
邻居们打着哈哈岔开话题。
“你们仨看起来就是一家三口一点没差!孩子才两三岁吧?根本不记事,养大了以后肯定拿你当亲爸!”
“之前我还纳闷海州咋找了个带孩子的女同志,现在看来其实也不差,过日子嘛,合适就好,多一个孩子少一个孩子又有什么呢。”
“是呀,你看两口子多般配。”
大杂院的婶子们很会说话,无形中就把一家三口夸了个遍,气氛越来越热络,就连乔露也渐渐放开,畅快热聊。
大家告诉乔露以后有什么事就找邻居,有需要都会帮忙。
乔露笑着应道,寒暄完跟着徐海州进屋收拾行李,顺便大扫除。
乔露正在卧室铺床,徐海州忽然递过来一叠钱。
她愣住,第一时间不是接,而是疑惑:“这是……”
“这是我身上所有的钱,这些是票。”说完,另一只手还有东西:“这是存折,里面有一千七。”
“这么多?”乔露数了数,现金一共两百零五十六元八块五角七分,加上一张一千七的存折,再加上零零碎碎的各种票券,怪不得他说两百块钱的彩礼在承受范围内,感情存款上千呢!
这年代普通家庭存款普遍在百元上下,条件好的也很少超过一千元,五百就算小富裕,徐海州竟然有一千七!
当初刘姐还说徐海州条件不好,这条件哪里不好啊,她才是真的不好,带个小拖油瓶,浑身上下一分钱没有,嫁给徐海州属实“高攀”了!
接收到乔露眼里的惊愕,徐海州唇角一勾,把钱和存折塞进她的手心,摁住手指捏拢。
“以前上班攒了点,后来摆摊又挣了点,一个人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积少成多。”即使每个月给老家父母寄点钱,也能剩不少。
八十年代初,两分钱能买一斤小白菜,五分钱能买一斤番茄,兜里随时能摸出一张大团结的人妥妥是“土豪”,那时候人们兜里揣的都是分分角角的毛票,一两块算大钞票,一张大团结的地位足以对比三十年后的三四百元甚至更多。
就说乔露她那在农村的父母,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就挣个□□十呢!
乔露内心感慨万千:“为什么给我这些?”
徐海州笑了一下,十分正经地道:“你现在不是我媳妇儿吗,老婆管钱天经地义。”
噗嗤——
乔露笑得眼泪哗啦:“谁跟你说的这话?”
徐海州孩子一样憨憨地挠了挠发顶:“忘记谁说的了,就觉得是这样。”
对上乔露揶揄的视线,他的嗓音略显局促:“以后我会努力赚更多,让你们母子俩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他说的是你们母子俩,而不是“你”。
各种小细节总能轻易把乔露感动,心里暖烘烘的。
“你现在的存款已经够我们一家人吃喝不愁啦。”
“还不够。”徐海州笑着摇头:“现在票不好弄,至少要到钱票都自由的时候。”
“那不就成富豪啦?”乔露戏谑道。
想了想,徐海州觉得有道理:“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虽然现在还只是摆摊阶段,但人总要有理想嘛,不怕夸张。
存折乔露收起来了,现金没全要,留了一百,剩下的还给他:“男人在外面做生意,身上还是得留点钱。”
似乎觉得有理,徐海州这回倒是没拒绝。
“对了。”不等乔露再说什么,徐海州忽然牵着乔露来到堂屋,掀开一张小桌上的布,里面赫然立着一只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
“新买了台缝纫机,会用吗?”
“缝纫机!?”乔露激动地叫出来,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缝纫机就是命啊!
按捺住雀跃的心情摸了摸机身,通体被擦得反光,光滑的触感好摸地很,对于用惯了电动缝纫机的乔露来说,蝴蝶牌几乎是是老古董一样的存在,因为这种款式早在四十年后就淘汰了。
“会!”
她二姐就一直想买台缝纫机,缝纫机票都准备好了,无奈家里太挤没地方放,还想着等房子什么时候分下来再买,在此之前,乔燕如果想做衣服就可以来大杂院啦!
看见乔露欣喜的神色,徐海州也开心:“我打听过了,这年头结婚三转一响是标配,现在家里只有缝纫机和自行车,过段时间我想办法弄点票,再买台收音机,手表也给你买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