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事只能这样了,没有想到还有人出来阻止,阶下一个大臣,居然从群臣中跑了出来,大骂道:“董卓逆贼,你竟敢谋反,我要用鲜血来警醒你!”
那人挥着手中的象筒,往董卓方向直奔而去,奈何其人武艺低微,董卓只是看了看,笑着让左右武士将其拿下,雨弋对那人有印象,是尚书丁管。
武士将其拿下后,董卓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命人将其脱出去斩首,丁管只是骂不绝口,到死也没有改变神色。
这件事让雨弋感到十分触动,以前他只是在书中看到,有这样以死相谏的大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得而知,或许是为了博得一个后世的名声吧,这也算是一种信仰。
董卓扶着陈留王登上大殿,群臣恭贺新皇即位,董卓又命人扶着何太后和弘农王还有其嫔妃唐氏一起搬到永安宫居住,并且关上宫门,禁止大臣进入。幼帝登基执政还没有五个月,实在是凄惨,陈留王即位后,董卓给他立了名位,是为汉献帝,陈留王登基的时候只有9岁,任董卓为相国,入朝不用朝拜,可以带剑进殿,其福威没有人可以比拟。
李儒劝董卓要多任用一些名流大儒,以便积累一些名望,他推荐蔡邕,董卓让人去请,蔡邕知道董卓的情况,根本不愿意出门,于是董卓派人传话,道:“要是不来,就杀你全家。”蔡邕害怕了,只能屈从,去拜会了董卓,董卓感到很高兴,在一个月内三次住在宫里,向蔡邕讨教学习。
董卓就任相国以后,位高权重,也没有怎么关注雨弋的情况了,雨弋就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在洛阳城中闲逛。刘备在平原县得到董卓废帝立新的消息,气愤不已,受到雨弋的书信后,当即给他回信一封,内容大致为:“董卓得吕布,当是如虎添翼,群臣莫敢不从,如今董卓公然废帝立新,其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此种暴行,世人应该共同讨伐,因此不宜离开洛阳,应在董卓身边侍奉,寻找机会,为国除贼!”
雨弋读完后,感到了刘备的良苦用心,只是他自己也知道董卓现在是吕布在侧,近身都难,何况是除掉他,稍有不慎,还会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洛阳城是没有办法离开了,至于刺杀董卓的事情,有机会就去做,没有机会就只能先这样,反正董卓对自己还没有敌意,李儒也没有看出自己的异心,但是要谨慎为上。
幼帝、何太后、唐妃三人困在永安宫中,本来荣华富贵的生活降到冰点,一些小人也趁机落井下石,他们的衣服和食物渐渐得不到保证,幼帝感到委屈,吟诗一首,“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此诗传到雨弋耳中,其分析最后几句话,这是在讽刺董卓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啊,恐怕是危险了,想到大哥刘备是汉室宗亲,这幼帝有危险,总该去周旋一下的,便想打通一些关系,去见见他们。
不过雨弋来到永乐宫附近的时候,董卓已经带着一干人进去了,有人通报雨弋到了,董卓让他站在一旁,似乎是准备了什么好戏。
“此诗写得很好啊!”
董卓将诗放到幼帝面前,笑道。
幼帝并不言语,只是在一旁哭泣,董卓越听越烦,当即甩手离去,走出永乐宫,他叫来李儒,道:“他写这种诗,我就有杀他的理由了。”
于是派李儒和雨弋一起,妥善处理这件事。
李儒让雨弋调来一些军武士,准备带着入宫亲自将幼帝斩杀,在调动的过程中,雨弋派一个心腹提前去告诉了幼帝情况,希望他在董卓面前认错,保住性命就是好的,幼帝只是笑笑,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
调来武士,李儒带队,进入永安宫,幼帝正在和两人在楼上饮酒,宫女汇报李儒带着武士来了,幼帝并没有觉得很意外,亲切的接待,李儒见几人在饮酒,便传达来意,是董相国派来献上寿酒,说着便将酒杯递了过去。
期间雨弋向幼帝递去眼神,可惜对方视而不见。
何太后上前,道:“既然是董相国亲自赐的寿酒,应该是你先喝啊。”
李儒大怒,道:“难道你们还有违抗董相国的意思?”说完派左右拿出短刀,威胁道:“你们不喝寿酒,就只能领走这些东西了!”
唐妃大哭,上前跪下,道:“让我来代替喝这杯酒吧,希望保留他们母子二人的性命。”
李儒叱责道:“你是什么东西,能够代替大王去死吗?”
到了此刻,李儒也不想再去做做样子了,将意图完整的展现了出来,将酒杯拿过来,递给何太后,笑道:“其实你可以先饮!”
何太后大骂何进无谋,又骂雨弋不讲义气,没有好好劝何进,引来贼寇入京,导致了今日的祸患。
雨弋冷汗直冒,这何太后就要走了,临死把自己拖到这摊泥水中想要干什么,不会是想把自己提前报信的事情抖出来吧。
此时李儒已经起了疑心,望向雨弋,道:“何太后说你不讲义气,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侍奉董相国呢?”
雨弋此时心跳加速,他感到自己就像潜伏在洛阳的一个特务,若是处理不好,肯定会万劫不复,只能在心中默念,“大哥,请原谅小弟的不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