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不得了?”李临面色冷淡,“若真是千贵百贵之子,家中有资产,也无需来我们这夷山书院读书,早早的便去了青山书院了。”
“恭先生未免也将这些人看得太高了,在我看来,读书人也没什么可贵的,且不管日后他们有没有前程,首先他们得是个人,需要生活,而且书院的学子许多家境都一般。”
不过是念了几本书,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若是这些人真的这样想,大概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连自己现在什么处境都还想不明白,还想往上爬。
恭先生闻言脸色微红,有些不高兴自己被一个弱冠的小子给这样指责,气得胡子都在发抖:“小子,你知晓什么,读书识字,自然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不同。”
周先生忙是做和事佬劝道:“恭兄,你莫要气恼,我倒是觉得景元说的有些道理。”
周先生倒是觉得不错,若是能给学子们减一些束脩钱,若是收成好,还能给学子们提供一餐饭,那是再好不过了。
因为有农把式在,也无需他们天天在田间忙碌,最多不过十天八天罢了,便是那种菜的事情,给他们安排一下,每天轮几个人去帮忙,书院这
么多的学生,每天轮几个,一个月下来也用不了几次。
而且,这些事情都可以在书院课后去做,完全不耽搁读书的事情。
就是可能那段时间有些累,可学子们出身也不高,在家里应当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也没什么困难。
周先生道:“待回了书院,我便去同院长说一声,问一问可不可行。”
李临点点头:“有劳周先生了。”
周先生哈哈笑了两声:“景元客气了,此事乃是关于书院的学子,身为先生,能帮忙做些事情也是应该的,还得多谢景元点醒我等。”
在此之前,他们确实是将这些学子们看得太贵,只需要静心认真读书出人头地就好,旁的事情一概都不用管,便是家境困难,也无非寻一个抄书的活,哪里想到还能种地。
若是事情真的能办起来,书院可以减了学子的束脩,减了他们的一些负担,而先生们虽然被减了工钱,却也得了书院发下来的东西,也不吃亏。
要明白,在这帝城里住着,买一颗菜都是要钱的,工钱少了,可有粮食和蔬菜,这不是相互抵销了吗?
如此两全其美!
“我倒是觉得这主意不错!”
“某也觉得不错!”
李临看着这些人,伸手摸了摸腰间挂着的玉佩,然后笑了笑。
......
十月十二,良辰吉日,天气晴朗,晋宁公府的大公子苏荐迎娶平原侯府二姑娘慕容仙。
晋宁公府大门大开,迎接各位前来祝贺的宾客。
苏莞陪在王氏身边接待客人,王氏脸上的笑容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没停过,但凡人问起,便不停地夸耀慕容仙,说她如何如何的好,只要有眼睛有耳朵的人都知道,王氏对这位孙媳很是满意。
不过细想平原侯府如今的地位,诸位夫人也了然了,谁家娶到这样的一位孙婿那都是很满意的,于是便纷纷附和,恭喜王氏得此孙媳。
苏望和杨氏对这桩亲事也满意,苏望觉得自己的儿子娶到平原侯府的姑娘非常的不错,对他日后的前程有利,对于府上也有利,得了这样的亲家,日后晋宁公府的地位要更加稳固一些。
而杨氏呢,虽然对晋宁公和王氏想要越过苏望将爵位传给苏荐一事不满,但也不是真的傻子,这桩亲事的好处显而易见。
故此,她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今日也算是端庄有礼,打扮的一丝不苟,倒是有了几分要做婆母的态度。
三
房对于这桩亲事也乐见其成,忙着帮忙招待客人,唯独二房姜氏,面上笑着,心中却愤愤不平的。
同样是晋宁公府的公子,苏荐如今娶的是平原侯府的嫡次女,那新妇的姐姐还是昭王府世子妃,他娶一人,便能与这两府扯上关系,这等好事怎么没有落在她阿英的头上。
想起苏英如今的亲事,姜氏心中难受的很,虽然已经退了李玉燕的亲事,可如今的一切似乎并没有如同她想象的那样发展,她看上的人,却没有一个能看得上苏英的,觉得苏英无能,又是庶子之子,实在不是良配。
为此,姜氏心中是怨恨不甘的很,在无人的地方,目光都是阴恻恻的。
“昭王妃到——淮河王妃到——”
“绥王妃到——”
“明王妃到——”
帝城的贵妇人陆陆续续前来,晋宁公府门外车水马龙,来来往往,攘攘挤挤,无一不在诉说着晋宁公府的繁华与地位。
王氏笑意盈盈地接待客人,与几位王妃寒暄,目光扫过明王妃身边带着的苏苒和李玉燕,眼神微眯。
苏苒目光扫过屋里,脸色也颇为不好看,而坐在昭王妃身边的苏芙已经瞪了苏芙好几眼,那眼底的寒意几乎是
化作实质。
边上的人也都注意到了明王妃还带着一个苏苒过来,脸上的表情有些惊讶,不过在这种时候,也不敢说将此事拿出来说,就当作没看到,转头和边上的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