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掩是久经沙场的大秦老将,他跟随王翦参与了大秦一统六国王翦部队的所有战役,多年来的战场杀伐让他养成了在极端紧张危险的情况下迅速做出调整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孙掩才能成为大秦为数不多的常胜将军。
很多人认为公孙掩只是擅长守城而已,可是他们却忘了,其实公孙掩也是打过很多硬仗的,特别是在灭韩、灭魏之战的时候,公孙掩多次率领秦军以少胜多,打过很多漂亮的歼击战。
公孙掩作为一名老将刚刚在城墙的时候就已经对蒙稷的兵力部署有了了大致的判断,正是因为如此,公孙掩才决定打开城门在双山城之外蒙稷的特战营展开决战。
公孙掩做出了精准的判断,蒙稷的特战营总兵力两万,每一个攻城塔上面大约有一百五十名秦军,加上推动攻城塔的秦军一起算上来,十多个攻城塔需要两千名秦军,这些攻城塔上面的人应该是蒙稷的主力部队。
负责挖土填埋护城沟的有三千人,而且这些人虽然穿着软甲,但是他们不带箭矢弓弩,这些人是工匠民夫。
也就是说蒙稷的身后只有不足一万五千人的秦军骑兵,这些人当中还有伙夫等非战斗人员,自己的双山城内有八万秦军,这八万人冲出去对抗不到一万五千人的秦军骑兵还是一场很有胜算的比赛。
双山城距离蒙稷的队伍只有二百多步的距离,这个距离自己的八万人冲过去的时候攻城塔上的两千人还来及下来呢,到时候自己再回头好好的收拾这两千人主力,刚刚吃了他们太多苦头了。
公孙掩的判断是准确的,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此时此刻打开城门在开阔地带依据兵力优势与特战营展开决战才是最好的战略,虽然这样做双山城守军的伤亡数量会很大。
攻城塔上面的秦军和蒙稷身后的秦军会用猛烈的箭雨来招呼自己的队伍,蒙稷的秦军箭矢射程超乎想象的远,从城门到特战营的这段距离肯定是要付出很多牺牲的,但是这样要比在城墙上被动挨打可是要好多了,而且冲锋的时候公孙掩还安排了护盾在前保护。
公孙掩已经做好了让自己的队伍用牺牲换来胜利的思想准备,除了特战营的箭矢会造成己方部队的大量伤亡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双山城的守军是步兵而蒙稷的队伍是骑兵。
骑兵冲杀起来对抗步兵是绝对优势的,在战国时期早就有一骑十五卒的说法,所以公孙掩安排双山城所有城墙下的骑兵冲在最前面,自己也是这写骑兵中的一员,公孙掩的目的很明确,要让自己的这千余骑兵先冲进蒙稷的队伍,为身后的步兵赢得时间,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守军的伤亡,只要这一千骑兵能够冲进去,哪怕是骑兵全军覆没也是值得的。
当公孙掩的部队打开城门的那一刻刚刚好是革离和相里南将护城沟完成填埋的时候,公孙掩觉得这是老天在帮助自己,对面的蒙稷还是太年轻了。
蒙稷的特战营虽然精与远射,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蒙稷还是缺乏经验,他太着急将这护城沟填起来了,他太着急攻城了,护城深沟一旦填起来,这条路一旦通了,不仅蒙稷的队伍可以攻击城门,与此同时自己的队伍也能从双山城冲出来,而自己的队伍是有人数的优势的。
道路是一把双刃剑,你能进来,我也能出去,蒙稷好像忘记了,或许见到自己刚刚凭借攻城塔和强弓硬弩进攻双山城城墙得势,蒙稷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公孙掩会打开城门冲出来和自己决战。
大意轻敌,得势而骄都是为将者临阵指挥的大忌,而且分兵不合理,造成优势兵力过于集中也不利于战场变化的调动,此时此刻蒙稷的特战营主力大多都在攻城塔之上。
攻城塔上的两千人就是草原大战的主力,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那一支可以一百五十步精准射击额的神兵天降,现在他们在攻城塔上面下不来,那么公孙掩八万人对抗非主力的一万多人,胜算更大。
在这个世上,哪来的那么多的能够在一百五十步上精准射箭的秦军,蒙稷有这两千人已经是得到了宝,要是所有的队伍都能射到一百五十步那还了得?
“只要咱们的步兵冲进敌人的阵营咱们就赢了,骑兵营跟我杀过去,踏过护城深沟上填土的工匠,冲到敌人的骑兵阵地!”
公孙掩骑在战马上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手持长矛冲在最前面,双山城的大门打开,八万双山城秦军随着公孙掩冲出来,秦军好像褐色的潮水从决堤的大坝喷涌而来。
“斩杀蒙稷,全歼特战营,用他们的人头换来诸位的的功名!”
公孙掩一马当先手中的长矛挥舞,身后的骑兵战马发力,双山城的守军刚刚被打灭的士气再一次被唤醒。
“撤!”革离和相里南面对奔驰而来的骑兵却是表现的不慌不忙,三千人迅速朝着两侧撤退,这样一来虽然避免了被公孙掩的骑兵践踏但是也将刚刚填起来大陆让给了公孙掩的骑兵。
谁都知道,骑兵有了足够的距离冲杀那样对蒙稷的队伍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蒙稷的队伍站在原地居然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秦军连手里面的弓弩都没有搭,前排的秦军矛戟也没有举起来做出防护阵型。
难道这些人要放弃抵抗吗?